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丁香空结雨中愁 2025-09-27 20:36:00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 —— 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1858 年《瑷珲条约》、1860 年《北京条约》、1864 年《勘分西北界约记》,这三份条约划走的 150 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外东北能年产千万吨粮食的黑土,是贝加尔湖周边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淡水,是远东地区可开采百年的矿产。 这些历史印记刻在民族记忆里,没人会忘,但记着过往不代表要困在过往,现在中俄的合作,全是照着彼此刚需来的实在往来。 先说能源这条线。中国现在每年要进口近 5 亿吨原油,2024 年从俄罗斯买了 1.0847 亿吨,占比快到两成,这些油大多走中俄原油管道 ——2011 年管道投产时,黑龙江穿越段得在零下 40 度的冻土里施工,工人用保温被裹住管道,24 小时轮班才打通这条 “能源动脉”。 现在这条管道每天能送 30 万吨原油,比从中东海运快 15 天,还不用担心里程碑事件影响运输,光运费一年就能省 20 亿美元。 天然气更关键,2024 年中俄东线管道送了 310 亿立方米气,今年就能满负荷运行到 380 亿立方米,这些气够北方 4.5 亿人冬天取暖,还能让长三角的工厂少烧 2000 万吨煤,一年减少 1.64 亿吨碳排放。 俄罗斯正好有富余产能,以前欧洲占其天然气出口的 40%,2022 年后这部分需求下降,中国市场刚好补上,双方一拍即合。 再看基建和贸易的联动。同江铁路大桥 2022 年通车后,黑龙江上终于有了跨境铁路,以前从东北运农机到俄罗斯远东,得拆成零件装船,现在火车直接开过去,单次运输量从 200 吨涨到 2000 吨,成本降了 30%。 黑河公路桥 2023 年投用后,货车通关时间从 8 小时缩到 1 小时,中欧班列走这条线的比例从 30% 涨到 70%,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货运时间从 25 天减到 18 天,2024 年通过这条线运的笔记本电脑就有 1200 万台。 俄罗斯远东以前发展慢,中国企业去建了 6 个产业园,吉利在当地的汽车厂 2024 年投产,生产的 SUV 比欧洲品牌便宜 25%,一年卖了 8 万辆; 俄罗斯的大豆也顺着这些通道来,2024 年出口中国 800 万吨,比 2020 年翻了一倍,中国豆油价格稳了,俄罗斯农场主的收入也涨了 40%。 货币结算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 2015 年中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才 12%,2024 年已经超过 90%,尤其是能源交易,全用人民币或卢布。 2024 年两国贸易额 2448 亿美元,不用过美元账户,直接人民币转账,俄罗斯能避开西方制裁带来的账户冻结风险,中国也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2024 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升到 8.5%,其中中俄贸易贡献了近三成。 以前换美元得付 1.5% 的手续费,现在直接用人民币,一年能省 36 亿美元手续费,还不用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比如 2024 年美元升值 5%,中俄企业用人民币结算就没受这个损失。 有人说这是站队,可实际上中俄合作没签任何结盟协议,全是平等互利。 俄罗斯对华出口的油气占其出口总额的 32%,中国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占进口总量的 18%,俄罗斯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他们需要市场和资金,我们需要资源和通道,没有谁依附谁。 就像俄罗斯的木材 2024 年出口中国 1200 万立方米,中国加工成家具再出口全球,俄罗斯赚了原材料钱,中国赚了加工钱,这就是互补。 历史的账要记着,那是提醒我们国家必须强大;现在的合作要务实,这是让国家更强大的底气。 能源稳了,工厂就能满负荷生产,老百姓的工作就有保障;贸易顺了,产业链就能畅通,物价就不会大起大落;人民币能用了,国际经贸中的话语权就多了一分。 信源:1858年到1900年,沙俄3次充当调停国,为何能从清朝割走151万土地——搜狐·历史

0 阅读:0
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空结雨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