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意大利护卫舰和西班牙巡逻艇正驶向地中海中部,为遭遇袭击的加沙援助船队提供支援。这支由民间组织发起的“全球坚韧船队”载着500多名志愿者及人道主义物资,意图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 然而,船队近日在希腊克里特岛附近连遭无人机袭击和通信干扰。多艘船只上空发生至少13次爆炸,无线电设备中持续传来音乐声干扰正常通讯。这一事件成为欧洲国家介入的直接导火索。 “全球坚韧船队”9月24日遭遇的袭击事件引发了欧洲国家的迅速反应。意大利国防部长圭多·克罗塞托表达了对袭击民用船只的“最强烈谴责”,称此类行为“不可接受”。 意大利随即派遣了最先进的“法桑”号护卫舰前往事发海域。这艘满载排水量约6700吨的军舰曾在红海执行任务时击落过无人机,具备应对空中威胁的能力。 西班牙的响应同样迅速。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宣布,已派遣一艘海军舰艇从卡塔赫纳港启航,确保在必要时能救助船队中的西班牙公民。 两国的军舰出现在地中海,标志着西方盟友对以色列政策的不认同正在从口头谴责转向行动。 面对国际压力,以色列展现了强硬姿态。以色列外交部总司长埃登公开表示,以方将阻止船队进入“交战区域”,并警告如果船队拒绝在塞浦路斯等国家卸货,执意前行,则“后果自负”。 以色列外交部一贯声称“全球坚韧船队”关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尽管船队坚决否认这一指控。以方强调不会允许任何船只打破其海上封锁。 对于船队遭遇的袭击事件,以色列军方选择保持沉默,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参与其中。这种模糊态度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 “全球坚韧船队”成员对以色列的威胁表现出坚定态度。船队发言人马里凯蒂·斯塔西努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以色列方面的提议,船队最终会抵达加沙。 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也在船队中,她认为袭扰是“恐吓策略”,但无法阻止船队履行使命。这已是她今年第二次尝试前往加沙地带。 船队共有来自45个国家的500余名成员,包括意大利民主党籍议员阿尔图罗·斯科托等政界人物。这种多元化的组成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广泛关切。 此次地中海对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西方国家对以色列政策逐渐转变的体现。2025年7月,英国、法国、德国等25个西方国家曾罕见发表联合声明,严厉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 随后,一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浪潮在西方世界扩大。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宣布计划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些行动标志着传统上与美国立场一致的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欧洲国家受到国内舆论压力和地缘战略考量的双重驱动,不得不调整对以政策。 意大利和西班牙在介入方式上保持了微妙平衡。两国明确表示军舰不承担全面护航任务,仅聚焦于保障本国公民安全,避免与以色列军方发生直接对抗。 同时,外交斡旋仍在继续。意大利政府提议船队在塞浦路斯卸载援助物资,改由第三方在加沙地带分发。以色列已表示支持这一方案,船队成员也称正在考虑。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呼吁对无人机袭击展开独立调查。这场地中海上的人道与政治博弈,不仅关乎加沙民众的生存希望,还将影响中东地缘格局的未来走向。 船队目前仍在希腊水域低速行驶,计划晚些时候进入公海。意大利“法桑”号护卫舰已与船队建立联络,西班牙军舰正加速赶赴汇合。 面对以色列的警告,船队志愿者格蕾塔·通贝里在直播中表示:“无论我们面临何种风险,都远不及巴勒斯坦民众每天承受的苦难。”这场对峙的结局,将考验西方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决心与底线。
一艘意大利护卫舰和西班牙巡逻艇正驶向地中海中部,为遭遇袭击的加沙援助船队提供支援
理大国迷雾
2025-09-27 18:40:03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