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会死!北京,一夫妻因感情破裂要离婚,可丈夫认为妻子一直没工作,对家中财产没贡献,想让妻子净身出户,并在法院审理期间,故意隐瞒夫妻共同财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法院的判决,却让他傻了眼! 提起离婚分财产,不少人都会想到“好聚好散”,可北京房山这对夫妻的离婚官司,却把“自私”和“侥幸”演得明明白白,最后丈夫的结局只能用“不作死就不会死”来形容。 事情要从2011年说起,方女士和刘先生经人介绍认识,相处半年后登记结婚,刚结婚那几年,两人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可随着孩子出生,家里的分工逐渐明确。 刘先生在外打拼,先后在两家公司任职,收入稳步上涨;方女士则主动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还得兼顾双方老人的日常照料,每天买菜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陪老人看病取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家里的所有收入,包括刘先生的工资、奖金,还有后来投入股市的资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都由刘先生单独管理,方女士从不过问具体数额,只知道需要用钱时跟丈夫要就行。 可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两人的感情就出现了裂痕。刘先生觉得自己赚钱养家压力大,常常抱怨方女士“在家享清福”,方女士则觉得自己操持家务、照顾家人同样辛苦,却得不到理解,一来二去,争吵越来越多。 最后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2023年底,方女士忍无可忍,向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刘先生离婚,同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开庭审理时,刘先生倒是痛快地同意了离婚,可一提到分财产,他的态度立刻强硬起来,在法庭上,刘先生直言:“家里的钱都是我一分一分挣来的,她结婚后就没上过班,没给家里挣过一分钱,凭什么分我的财产?” 他不仅一口咬定方女士对家庭财产没有贡献,还拒绝向法院提供任何关于自己名下财产的资料,哪怕法官多次提醒他,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在离婚时都有义务如实申报共同财产,隐瞒、转移财产会面临少分或不分财产的后果。 刘先生还是满不在乎,甚至在庭审结束后,法官向他送达《限期申报财产通知书》时,他直接当着书记员的面把通知书扔在一边,说“我自己的钱,凭什么要告诉你们”。 没办法,法院只能依职权展开调查。法官先是向刘先生任职的公司发函,调取了他近3年的工资、奖金发放记录,接着又联系了多家银行,查询他名下的银行卡流水,发现他在诉讼期间还偷偷把一张银行卡里的15万元转到了自己母亲名下。 随后,法院又向公积金管理中心、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别发函,查出刘先生名下还有8万元公积金、12万元股票市值,以及一份每年交2万元保费的年金保险,这些财产加起来,总金额超过了50万元,可刘先生在庭审中一句都没提过。 最终,法院结合调查结果和双方的举证情况,作出了判决:准予方女士与刘先生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共计52.3万元,方女士分得70%,即36.61万元,刘先生分得30%,即15.69万元。 拿到判决书那天,刘先生在法院走廊里愣了半天,嘴里反复念叨“怎么会这样”,显然没料到自己隐瞒财产的行为,不仅没让妻子净身出户,反而让自己少分了一大半财产。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的讨论特别热烈: 有网友说:“真以为在家做家务带孩子不算贡献?人家方女士把家里照顾好,才让他有心思在外赚钱,现在想卸磨杀驴,法律可不答应!” 还有网友留言:“我表哥之前离婚也想隐瞒财产,结果被法院查出来,最后只分到了20%的财产,这男的就是没吸取教训,以为法律能糊弄过去。” 这件事也让咱们明白好几件事。法律对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处罚很明确,别以为能耍小聪明占便宜,最后只会吃大亏。 而且,夫妻对家庭的贡献形式多样,不管是工作赚钱还是操持家务,都该被尊重,真到了离婚分财产的时候,就得老老实实按法律来,别存侥幸心理,不然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不作死就不会死!北京,一夫妻因感情破裂要离婚,可丈夫认为妻子一直没工作,对家中财
小张主张
2025-09-27 13:45: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