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守信用,在19世纪年间白纸黑字签了永久割让土地条约,如今却要反悔!”2000年,英国教授泰勒当面怼金一南,谁料,金一南一句话,便堵得教授哑口无言。 19世纪的中国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泰勒就是想拿过往的“强盗条约”来说事儿,堵住金一南的嘴,再咬死“不守信用”这四个字来进行道德绑架。 可金一南半点没慌,他盯着泰勒手里的旧纸,慢慢拿起话筒,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第一句就炸了场:“泰勒教授,您手里的不是什么‘信用凭证’,那是刻在中国人骨头上的血泪账!” 那些被奉为“铁证”的条约是怎么来的?1842年《南京条约》签字现场,清政府代表耆英面前摆着的不是笔墨,而是长江口英军的炮口,不割香港岛、不赔2100万银元(相当于清朝半年财政收入),英军就要轰平南京城。 这哪是签约?分明是被按在地上逼供。到了1898年,英国又拿着法国租借广州湾当借口,逼着李鸿章签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九龙以北大片土地租走99年,连租金都没提,美其名曰“维护均势”,说白了就是“别人抢了我也得抢”的强盗规矩。 更讽刺的是,条约里写着保留中国在九龙城的管辖权,结果次年英国就派兵把中国官员赶走,单方面撕毁条款,这会儿倒不提“信用”二字了。 整个19世纪,清政府被迫签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平均每年要丢一块地、赔一笔款。 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是因为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是因为甲午海战打输了被日本狮子大开口。 这些条约的底色从来不是“信用”,而是刺刀和火光。泰勒教授要是真讲规矩,该先问问他的前辈:用炮舰逼来的签字,算哪门子自愿缔约? 更打脸的是国际法早就给这些条约判了死刑。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写得明明白白:“武力胁迫下签订的条约无效”,这可是100多个国家公认的规矩,不是中国自说自话。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就不承认日本逼签的《二十一条》,苏联也废了沙皇时期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可见西方自己也清楚,枪杆子逼来的承诺当不得真。 1972年联合国反殖特委会投票,99票赞成把香港、澳门从殖民地名单删掉,只有5票反对,等于国际社会集体盖章:这些地方从来不是英国、葡萄牙的领土,只是被霸占的中国土地,谈何“永久割让”? 就像金一南说的:“泰勒教授,您要是真想了解这段历史,别只盯着纸上的签字,去问问中国的老百姓,去看看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去想想那些被割走的土地上,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那些条约是列强侵略的罪证,不是我们守信用的凭证。今天中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天经地义,何来反悔一说?” 而且中国“收回领土”的操作,每一步都光明正大。1945年台湾回归,就是因为《马关条约》本就因武力胁迫无效,日本战败后只能乖乖交还。 1997年香港回归更具戏剧性,撒切尔夫人当年还拿着三个旧条约跟邓小平叫板,结果被一句“主权问题不能讨论”顶了回去。 英国最后乖乖交权,心里门儿清:再抱着百年前的逼签条约不放,只会沦为国际笑柄。要知道,新界占香港总面积的90%,1997年租期一到,英国总不能把香港岛和九龙抠出来当飞地,这“永久割让”从一开始就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泰勒教授大概选择性忘了,他的祖国当年还参与过《辛丑条约》的勒索,4.5亿两白银赔款,要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超过9.8亿两,相当于每个中国人赔一两银子。 怎么没人说这是“不守信用”的掠夺?等到中国终于有实力拿回自己的东西,倒成了“反悔”,这逻辑简直是小偷嫌失主报案不讲理。 金一南当年那句直击要害的回应,本质上是点破了一层窗户纸:这不是信用问题,是世道变了,强盗逻辑再也装不成文明规矩。 那些泛黄的条约文本现在都躺在博物馆里,与其说是“契约凭证”,不如说是帝国主义侵略史的展品,提醒后人:所谓“永久割让”,从来都是强者对弱者的霸凌,而正义从来不会被一张逼签的纸困住。
库页岛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让很多人懵了。明明现在是俄罗斯在管但中国民间总有人
【18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