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会市一珠宝直播间因助理将268万元翡翠吊坠错标为26.8万元,被老顾客周某

叁号知识局 2025-09-27 12:08:43

广东四会市一珠宝直播间因助理将268万元翡翠吊坠错标为26.8万元,被老顾客周某下单,商家拒绝发货后,周某起诉索赔152万元,法院判决商家赔偿50余万元,商家:公司半年白干了,已上诉。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金羊网9月23日报道了一起,因直播间标价失误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案!   2023年的一个春夜,广东四会的一个珠宝直播间里,本来应该是一场普通的展示,却因为一个数字的差错,引发了一场堪比商战大戏的风波。   杨女士原本信心满满地拿出一枚翡翠吊坠,市场估价高达268万元,为了制造点悬念,她只在镜头里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七位数价格”,想等顾客们自己去琢磨。   可谁能想到,她的新助理在操作时,硬生生少打了一个“0”,把这块价值两百多万的吊坠挂成了26.8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简直就是天降馅饼,老顾客周女士眼疾手快,当场拍下,还立即完成支付。   杨女士得知后,心里“咯噔”一声,犹如从云端跌进谷底,268万变成26.8万,等于瞬间少了两个零,差价就是一栋小别墅的价钱。   4月2日她赶紧公开说明情况,并私下联系周女士,希望能得到理解。   为了表达歉意,还寄去一件价值两万多的檀香摆件,算是赔礼,可周女士并不领情,她坚持要么发货,要么赔偿。   周女士的理由也相当“充足”,她告诉杨女士,自己在下单的第二天就把吊坠转卖给别人,签了合同,还收了定金。   现在商家不交货,她不仅拿不到翡翠,还要背上违约责任。   对她来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误会”,而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杨女士却觉得,周女士完全可以向对方解释情况,毕竟这场错误是由价格标错引起的,不该让自己独自承担天大的亏空,于是僵局彻底形成。   事情闹到法院,成了一起颇具争议的合同纠纷,法官首先审视的是“重大误解”这个法律概念。   按照法律条文,如果一方因为对标的物或交易内容有明显错误,导致后果和原本的意思表示严重背离,就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杨女士的处境恰好符合:268万的货物被当成26.8万卖出,价格差距悬殊,损失巨大,于是,法院认可了撤销买卖合同的主张。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合同撤销并不意味着杨女士全身而退,因为正是她的价格错误,导致周女士和第三方的合同无法履行。   换句话说,周女士的“二次买卖”泡了汤,损失自然也要有人埋单。   法院核算后,确认周女士的损失包括定金、利息、律师费,以及部分预期收益,合计490523.61元,周女士曾提出要赔偿上百万元的“未来利润”,法院认为超出了商家在签约时可预见的范围,没有采纳。   最终,判决结果是:商家杨女士需赔偿周女士五十余万元,还要加上相应利息。   听到判决时,杨女士直呼“公司半年白干”,更令她气不过的是,周女士那份转卖合同的时间点实在蹊跷。   合同写的是4月1日签订,可定金要到5月1日才支付,偏偏她是在4月2日才被告知价格错误。   这中间的时间差,怎么看怎么不合常理,杨女士怀疑这是事后补签,甚至有伪造的可能,但因为拿不出有力证据,只能暂时认栽。   她并未放弃,目前已提起上诉,希望能在二审中翻盘。   外界围观这一案件时,议论纷纷,有人质疑助理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一块两百多万的翡翠,怎么看都不该挂成二十多万,有人担心,即便真的标错了,如此昂贵的珠宝能靠快递来交付吗?更   有人冷嘲热讽,说要是把26.8万误标成268万,商家会不会乐呵呵收钱,还能主动退回?   这些声音虽带着调侃,却也揭开了直播电商行业的隐患。   专家也出来提醒,像翡翠这类高价非标商品,本就不适合只依赖网络直播来交易。   屏幕里的灯光、滤镜和解说,往往无法替代实物的真实观感,消费者看到“低到不合逻辑”的价格,更该多一分冷静,别被“捡漏”的幻觉冲昏头脑。   而对于商家来说,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带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损失,内部审核流程和责任把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这场纠纷留给人的印象远不止于一纸判决书,一个小小的“0”,却成了击碎双方信任、耗尽半年心血的导火索。   无论最后的上诉结果如何,这块吊坠已经不仅仅是一件珠宝,而是一次代价惨痛的教训。   大浪淘沙,浮躁的直播经济中,总有人抱着“天上掉馅饼”的心态,但正如这个案例所示,馅饼往往藏着陷阱。   对于商家,这是一次必须反思的教训,对于消费者,这也是一记提醒:面对非同寻常的低价时,理性与谨慎比一时的兴奋更有价值!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0 阅读:55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