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连高中都没毕业的黑龙江农民,拒绝300万美元高薪挖角,攻克了美国、日本专家研究几十年都没解决的农业难题! 姜向涛1952年生在黑龙江大庆林甸县宏伟乡,那时候家里几亩地养活一大家子,日子紧。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他家分了十几亩玉米小麦地,收成全靠天吃饭。 1995年他承包村外几十亩地,转种蔬菜瓜类,那年头化肥种子贵,他算计着每分钱都得省。 从那时候起,姜向涛就把心思搁在种子改良上。他不识高深理论,就凭地里经验琢磨。1996年他接触西瓜制种,在田间蹲着看花期,检查藤蔓长势。 1998年,姜向涛的儿子在田里玩耍,踩弯一株西瓜苗,他走过去扶起一看,叶片下每节点都鼓小果,藤上没一丝雄花痕迹。 普通西瓜得人工点花授粉,费时费力还看天吃饭,这株却像天生省事。他回家挖起整株移植院角,用竹棍护着,每天早晚巡视浇水。秋收摘瓜剖开,果肉红亮,种子饱满,只得138颗。 他用勺挑出晾干,贴纸记上:1998突变株。这事让他警醒,或许能从中找出路。从此他把这当宝贝,次年春在地头挖沟播种,覆土拍实。苗出土后巡查,风吹日晒下藤爬架,他拉绳固定。 可好景不长,第二年收获特征就淡了,没上年那劲头。姜向涛没气馁,继续采邻株雄花,用毛笔蘸粉点雌蕊。 雨季田泥泞,他光脚趟水抱苗避洪。收成只几百颗种子,他磨粉拌匀再种,冬天炕头用小刀刻记录:日期天气苗高叶宽。 2000年,第三茬实验,重现全雌迹象,每株十余果,省点花步骤。他叫邻农围观比量,搭棚存布袋,瓶夹花标本线固定。 海南冬天温和,他记数据:温度28度湿度70授粉率95。一次台风来,棚摇风吼,他冲入抓塑料布裹苗床,按铁架不动,雨漏浇身一夜趴地护根。 风停爬起查损,核心株保全。2001年他拉网隔蜂,跪采花敲筒落粉。2002夏蝗灾,他点烟熏扇驱咳着挥。2003建小屋分类签:A系雌花B系抗病。 到第五年,从万株选稳系,每亩增三成产,雌率近百蜂飞即果,省八成工。全雌西瓜一出,英国、日本、国内院士都惊了,他的育种数据比实验室详细精准。 2007年,美国种业公司提300万蹲棚外三天,想买断全球权,他抽旱烟摇头:种子为中国农民留,不是让人攥手里。拒绝美国公司后,2012年英日机构再来优价,他仍婉拒。 之后捐23全雌种入国家基因库,郑州果树所东北农科院推广。 2024年,姜向涛还管着瓜田,“四新系”上市。每日巡视棚播种手播均匀,收瓜逐个称重。日子清苦续南繁路,成果散田惠农。 2025年,姜向涛继续钻研瓜类种子,25年南繁路没白走。在黑龙江林甸黑土地上,他的全雌西瓜已成标志,帮无数农户增收。
一位连高中都没毕业的黑龙江农民,拒绝300万美元高薪挖角,攻克了美国、日本专家研
古凌国际
2025-09-26 21:40:35
0
阅读:40
用户10xxx44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