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自述、山头林立、统一之谜】 1998年,北京的一条小巷里,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对着来看他的老战友,轻轻说了一句,没有毛主席,这些人,真就聚不到一块儿。 这话不难懂,却点出了中国共产党在。 1945年,延安七大会上人挤人,太行山来的,大别山来的,陕北来的,每个代表背后都带着自己的地盘、队伍和规矩,杨尚昆看着这些山头,心里清楚,分散是没办法的事,1927年以后,共产党被国民党赶进农村,各路人在敌人眼皮底下活命,井冈山有井冈山的活法,太行山有太行山的办法。 这么多山头,到底谁来管,杨尚昆亲眼见过一场吵闹,一九四四年开军事会议,晋察冀的人说该听他们的,晋绥的人死扛自己的办法,三天天天吵,谁也不让,直到毛泽东开口,屋里才静下来,老人后来总说,要没毛泽东,这事儿永远掰不清。 毛泽东收山头有办法,杨尚昆看出了三步,先认下山头存在,再靠人事调动和资源分配压平各方,最后立规矩,不让谁当。 杨尚昆在中南海待了二十年,每天面对一堆堆电报和文件,清楚协调有多难,抗美援朝那会儿,有人怕出兵耽误建设,有人担心美军打过来,他只能把各种说法原原本本报上去,再把中央的决定一步步办妥,一九五四年高岗出事,他看出,正是毛泽东定下的那些规矩和制度,让想暗地里搞分裂的人没处下手。 临终前,杨尚昆在回忆录里说了一句真话,毛主席厉害在三点,理论说得明白,判断从来没错,人也能让人信服,他举了个例子,一九七二年尼克松来中国,毛主席。 老人走之前一遍遍说,再能干的人也得靠制度,他想起自己经手的每份文件,每回吵的架,想起那些从各自为政慢慢拧成一股绳的日子,历史不会重来,可当年那个把山头拼成一盘棋的人,到底留下个解不开的结。
【晚年自述、山头林立、统一之谜】 1998年,北京的一条小巷里,一位九十多岁的
零零后小萌新
2025-09-26 21:08:41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