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美媒“掐”起来了!当地时间23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首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演讲中声称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是“骗局”。他还指出,尽管中国制造了大量风力发电设备,但中国自身却“不愿使用风力发电”。针对这一言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等媒体纷纷进行辟谣。 9月23日的纽约,秋意顺着联合国总部的玻璃幕墙溜进大厅,各国代表刚在席位上坐定,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迈着大步走上演讲台。 他没攥着厚厚的稿子,麦克风里传出的声音又亮又硬,一开口就把全场拽进了争议里。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那就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 台下有人悄悄皱眉,有人低头和身边人交换眼神,谁都没想到,这场本该聚焦全球合作的演讲,会以如此强硬的否定开场。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话锋一转提到中国,说“中国制造了那么多风力发电机,可他们自己却不用,就知道往外卖”。 这番话刚落地,美国的主流媒体就先坐不住了。 特朗普的演讲足足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除了给气候变化“贴标签”,他还没少吐槽联合总部大楼“又破又旧”,提词器不好用就算了,电梯还老坏。 “我夫人差点因为这破电梯摔着,早知道当初就该让我来中标修缮”。 又对着欧洲喊话,说“还在搞开放边境?还在推绿色能源?你们这是把国家往地狱里送”。 他甚至拍着胸脯说“我独自结束了七场战争,联合国根本没帮上忙”,把自己的成就夸了又夸。 还提了一嘴“大家都说我该得诺贝尔和平奖,可我只在乎救人性命”。 整场演讲下来,台下的掌声稀稀拉拉,大多是礼貌性的应付。 这边特朗普的演讲刚结束,CNN的记者就扎进了数据堆里。 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能源领域的专家,还翻出了中国国家能源局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 上面明明白白写着,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5.2亿千瓦,比前一年增长了18%,这个数字比不少国家的总发电装机量还高。 《纽约时报》更直接,记者梳理了中国风电场的分布地图,从北疆草原上的大风车。 到南海岛屿的海上风电场,一张张照片配着坐标,狠狠打了“中国不用风电”的脸。 不光是美国媒体,国际机构也站出来说话。 德国的世界风能协会统计过,全球风电总装机里,中国占了快一半;美国加州的全球能源监测机构更细致。 说现在全世界运营的1.7万座风电场里,中国就有5400座,规划中的8600座里,中国也占了2800座。 CNN还专门采访了研究中国能源的学者,学者笑着说“你去新疆看看就知道了,戈壁滩上的光伏板铺得像蓝色海洋,风电场的叶片转起来,比美国不少地区都密集”。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演讲后没几个小时,态度就软了下来。 他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见面时,不再提“联合国没用”,反而说“虽然有时候我不同意它,但我绝对支持它”。 后来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聊天,还夸人家“是个强大又聪明的女性,做得非常出色”。 要知道,几小时前他还在演讲里说欧洲的政策“会葬送西欧”,这种反差让不少记者都觉得“有点戏剧性”。 其实要想知道中国是不是真的“不用风电”,新疆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前提到新疆,很多人会想到“煤炭大省”,可现在去那里看看,戈壁滩上全是一排排光伏板,大风车在草原上转得不停歇。 截至2025年7月底,新疆电网总装机达2.26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1.34亿千瓦,占比已经冲到了60%。 达坂城区原本就有中国最早的大型风电场,如今这里聚集了30家风电光伏企业,57个项目的并网装机容量加起来有565万千瓦,比早年的规模翻了几十倍。 这些绿色电力不只是在新疆用,还通过特高压线路送到全国22个省份。 这场特朗普和美媒的“掐架”,说到底是全球能源转型路上的一次小碰撞,可背后藏着的中美欧发展路径差异,却值得细品。 特朗普上台后,对可再生能源的打压一点没手软,今年刚就职,就撤销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命令,还推动补贴煤炭、石油。 7月签了法案,说要到2027年底砍掉风能和太阳能的税收抵免。 8月又在社交媒体上说“不批新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说这些项目“让电价涨得太快”。 结果呢?美国上半年清洁能源投资少了,风太阳能项目延期,煤电占比涨了4.2%,碳排放也跟着涨了4.2%,州里的供电短缺风险还高了不少。 欧洲的日子也不好过,绿电占比还不到30%,又特别依赖进口能源,天然气价格老是波动,想推进转型却迟迟跟不上节奏。 反观中国,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共1.7万亿美元,中国占了40%以上,2024年还在领跑。 毕竟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是合作和行动,不是演讲台上的口号,更不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2025-09-24发布:涉及中国!特朗普联大讲完,美媒急了
特朗普和美媒“掐”起来了!当地时间23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首日,美国总统特朗
戴婚纱聊军事
2025-09-26 18:45:51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