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谈中国。说句实话,现在韩国经济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中国这个强劲的竞争对手。理由很简单,双方的优势产业100%重合。以前韩国从日本手里接过了世界造船业大哥的位置。在世界造船业中所占的份额,经常超过50%。非常的拉风。但是最近几年被中国强势超过。成了黯然失色的第二,主要是和第一的差距太大了,有点儿惨不忍睹。 韩国经济压力山大,韩国媒体点名道姓说中国是头号对手。俩国优势产业重合得像双胞胎,造船、电子、汽车、钢铁,全是拳头产品。韩国以前靠这些吃饭,现在中国卷土重来,成本低、市场大,韩国份额节节败退。拿造船说事儿,韩国从日本手里抢老大位,巅峰时订单占全球一半多,风头无两。现代重工、三星重工、韩华海洋,这些巨头建船坞,出口油轮集装箱船,赚得盆满钵满。198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韩国船厂忙得热火朝天,全球市场认它高端技术。 但转眼间,风水轮流转。中国造船业2000年后醒狮般苏醒,上海外高桥、舟山群岛船厂扩建如火如荼。劳动力便宜,产能爆棚,中国订单从2010年起暴增。韩国起初没当回事,继续啃高端骨头,结果2018年被反超。2023年数据亮眼,中国拿下全球70%订单,韩国缩水到18%。Clarksons Research报告显示,中国2024年订单量占65%,韩国17%,差距拉大到天堑。韩国产业研究院直言,中国在生产链和需求端全线领先,韩国出口月报赤裸裸显示份额流失。这不光是船,电子业中国半导体追上,钢铁产量超韩国,汽车出口也咬牙跟进。双边重叠让韩国喘不过气,经济增速放缓,失业隐忧浮出。 韩国媒体酸溜溜地说,中国这竞争对手太狠,产业重合100%,韩国所有王牌都得防着。造船是典型,韩国从大哥变二哥,惨在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中国2022年就占47%,超日韩总和,2023年正式登顶。韩国船厂订单下滑,工人闲置,蔚山坞冷清。原因简单,中国工厂24小时转,钢材供应链稳,市场规模碾压。韩国成本高,劳动力贵,环保标准严,高端虽强但量起不来。电子领域,三星内存被中国厂商蚕食,汽车现代起亚出口中国市场份额掉队。钢铁浦项制铁全球老二,但中国宝武集团产量世界第一,价格战打得韩国叫苦。重叠产业让韩国出口依赖中国,转口贸易也受夹击。韩国经济研究院数据,过去十年中国在七大产业超韩国,半导体船钢全军覆没。 这事儿接地气点说,韩国老百姓日子紧巴巴。媒体报道,造船业就业下滑,蔚山工人转行送外卖。政府急眼,2024年砸9万亿韩元救市,支持现代三星韩华。重点转LNG船和维修,避开中国低端散货船。但中国不松口,2025年订单份额稳65%,绿色船技术也追平。韩国想靠高端壁垒,设计研发领先,但订单量决定现金流,长期耗不起。电子汽车也类似,中国比亚迪电动车销量超现代,钢铁出口欧盟中国占优。韩国对华投资锐减78%,到2024年只剩18.7亿美元,半导体船钢企业撤资。
韩国媒体谈中国。说句实话,现在韩国经济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中国这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哈皮的瓜瓜
2025-09-26 18:38:49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