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兵出援俄,不是讲义气,是卖命换饭吃。一万个兵,一个月拿走三千万美金,全归平壤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9-26 17:28:01

朝鲜兵出援俄,不是讲义气,是卖命换饭吃。一万个兵,一个月拿走三千万美金,全归平壤。阵亡的,抚恤金照发,但人回不来了。   有关 “朝鲜派兵到乌克兰帮俄罗斯打仗” 的话题,国际上早就传得沸沸扬扬,去年年底泽连斯基提过一嘴库尔斯克前线有朝鲜士兵,当时不少人以为是舆论战,没想到今年朝中社自己认了,还包装成 “朝俄友谊的见证”,可这 “友谊” 底下藏的全是实在的生计账,根本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义气,说白了就是卖命换饭吃。 先看看朝鲜的家底就知道为啥要走这步棋。这国家八成土地都是高原山地,可耕地少得可怜,2024 年粮食产量才 550 万吨,缺口足足 100 万吨,一百二十万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态。 普通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黑市上一斤大米能换两天工资,开城路边摊一个西瓜要五万朝币,相当于普通老师半个月的收入,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谈义气实在太奢侈。 更要命的是缺外汇,常年被制裁,手里没硬通货,进口粮食、石油这些刚需都成问题,这时候俄罗斯递来的橄榄枝,简直就是救命的稻草。 这买卖的账算得明明白白,一万个兵一个月拿走三千万美金,全归平壤,这数字可不是瞎编的。韩国情报机构早就摸底,每名朝鲜士兵在前线的月薪是 2000 美元,按 1.2 万人算,一年下来就是近 3 亿美元,分摊到每个月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要知道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算过,朝鲜 18 个月靠对俄军事合作就赚了 200 亿美元,这可是相当于 2022 年全国 GDP 的近八成,这笔钱直接让平壤 2024 年第四季度的电力供应时长涨了两倍多,要是没有这些真金白银,恐怕连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住。 而且除了现金,俄罗斯还给实在的物资,每天供应一万八千桶石油,比联合国制裁上限多了一倍,粮食更是敞开了给,毕竟俄罗斯一年产粮 1.3 亿吨,匀出两三百万吨就够朝鲜补缺口,这些可比 “友谊” 俩字管用多了。 士兵们就是这场交易里最直接的执行者,说白了就是拿命换钱。库尔斯克战场上的场面看得人揪心,朝鲜电视台自己播的画面里,赵哲元少校带着 11 名特种兵被包围,弹尽粮绝后直接拉响光荣弹,没一个人投降;41 岁的罗南石抱着手榴弹堵碉堡,身中 16 发子弹还和敌人同归于尽; 31 岁的金京右手被打断,用左手投了 6 枚手榴弹炸毁火力点,最后牺牲在阵地上。打到现在朝鲜军队已经阵亡 101 人,只有两人因伤被俘,这些士兵大多三十岁往上,都是军队里的骨干,他们在前线拼命,家里或许能靠着这份收入买上平价粮食,不用去黑市挨宰,可他们自己却再也回不去了。 平壤倒是把账算得精明,抚恤金照发,但人回不来了,这笔 “成本” 早就摊进了对俄合作的收益里。要知道朝鲜的军工厂都在三班倒赶工,一万六千个集装箱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士兵参战不过是 “三位一体” 合作模式里的一环,和卖炮弹、换技术没本质区别。 俄罗斯也不亏,这些朝鲜士兵战斗力强悍,比北约雇佣兵能拼,正好补上前线兵源缺口,还能省着自己的兵力。 说穿了,这世上哪有平白无故的 “义气援助”,都是各取所需的生意。朝中社嘴里的 “友谊见证”,不如说是 “饭碗保障”,平壤靠着这些卖命换来的收入和物资,缓解了粮食危机,稳住了经济,可那些在库尔斯克战场上牺牲的士兵,却永远吃不上家里的热饭了。 毕竟对缺粮又缺外汇的朝鲜来说,能换饭吃的机会,再危险也得抓住,只是这饭里,掺着太多士兵的血汗。

0 阅读:971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