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意大利率舰护航加沙救援船队,欧洲中东政策现重要转向 近日,西班牙与意大利宣

恩飞 2025-09-26 16:00:19

西班牙意大利率舰护航加沙救援船队,欧洲中东政策现重要转向 近日,西班牙与意大利宣布派遣海军舰艇为前往加沙的“全球坚韧”人道主义救援船队提供护航,此举不仅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的长期封锁,也让欧洲在中东冲突中的角色面临重新定义。 据了解,“全球坚韧船队”由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艘船只组成,核心任务是向加沙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以缓解当地严峻的生存危机。这支船队一波三折,原计划8月31日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启航,因恶劣天气被迫折返,9月1日才再次出发。 9月23日晚,船队在希腊克里特岛附近的国际水域遭遇意外,多架不明身份的无人机发起袭击,船只附近先后传来至少13次爆炸声,通讯信号也受到干扰。这一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意大利国防部长圭多·克罗塞托25日公开谴责,称“袭击民用救援船的行为完全不可接受”。 面对船队的安全风险,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在联合国大会后宣布,将派遣一艘海军舰艇于9月25日从卡塔赫纳港出发,为船队护航。他强调:“西班牙坚决要求尊重国际法,保障我国公民在地中海安全航行的权利。”几乎同时,意大利国防部也表态,将派出“阿尔卑斯”号护卫舰参与行动,主要负责保护船队中的意大利公民安全。 此次派舰护航并非西班牙一时之举,而是其对以色列政策持续转变的最新动作。2024年5月,西班牙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以色列召回驻西班牙大使,两国关系首次出现明显裂痕。 2025年9月,西班牙的态度更加明确,先是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取消了一份价值近10亿欧元的军火合同。随后,桑切斯首相公开用“种族灭绝”描述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言辞之激烈引发广泛讨论。 西班牙政府的强硬立场,背后有着坚实的民意基础。埃尔卡诺皇家研究所的一项民调显示,82%的西班牙人认为加沙正发生“种族灭绝”,国内对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批评声浪持续高涨,这也为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提供了支持。 西班牙的行动也暴露了欧盟内部在对以政策上的分歧。目前,法国、荷兰、西班牙、爱尔兰等国明确支持对以色列加大经济施压,以推动其解除对加沙的封锁。而德国、意大利等国则相对谨慎,暂不赞成激进的施压措施。 8月30日,欧盟各国外长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非正式会议,专门讨论对以色列的政策。会上,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提出三项核心主张:打破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解决当地饥荒问题、扩大对以制裁。 联合国的最新报告显示,加沙地带已有超过50万人陷入饥荒,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阿尔瓦雷斯在会议上直言:“以色列的封锁正在威胁成千上万加沙人的生命,其中还包括大量婴幼儿。” 西班牙此次的决策还被外界解读出一层“历史反讽”意味。历史上,西班牙曾经历近800年的穆斯林统治,之后通过“收复失地运动”将穆斯林和犹太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如今,这个曾经的“驱逐者”却成为援助巴勒斯坦、挑战以色列封锁的“推动者”。 这一行动也在欧盟内部产生了示范效应。目前,法国、葡萄牙已跟随西班牙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也暂停了对以色列的军售,欧盟在巴以问题上的原有平衡正在被打破。 面对西班牙的举动以色列反应强烈。以外交部不仅指责西班牙政府的措施是“反犹主义”,还称桑切斯是在借巴以问题转移国内对其党派腐败丑闻的注意力。同时,以色列方面警告,如果救援船队不接受物资经以色列检查后再运入加沙的方案,以方将采取必要措施阻止船队前进。 截至目前,“全球坚韧船队”仍在希腊水域低速行驶,计划后续驶入公海。意大利政府已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建议船队先在塞浦路斯卸载援助物资,再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在加沙分发,据称以色列对这一方案表示支持。 无论最终船队能否顺利抵达加沙,西班牙派遣军舰护航的举动已在国际社会关于巴以问题的讨论中激起不小的波澜。这场由救援引发的外交与军事行动,将如何影响欧洲与中东的关系,后续值得持续关注。

0 阅读:4

猜你喜欢

恩飞

恩飞

努力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