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还敢结婚?”据8月报道,河南,一对00后小情侣风风光光办了婚礼,男方家前后掏了36.6万彩礼,光是“上车礼”就给了4.6万,外加全套五金首饰,谁能料到,两人同居几个月后闹崩,女方死活不肯领结婚证,男方气到起诉要回彩礼,法院这样判了!网友:这婚结得像做生意! 看到河南上蔡这对00后小情侣的故事,心里五味杂陈。两个20出头的年轻人,原本应该在最美好的年纪谈论理想和未来,却被彩礼、婚礼这些世俗枷锁困得喘不过气来。 男方家条件不算好,男孩初中毕业就去工地干活,攒的钱也就够给家里添台农机,可彩礼钱一分没少掏——前后算下来有36.6万,光“上车礼”就给了4.6万,还买了全套的五金首饰。 这些钱大多是男孩父母东拼西凑借来的,听说还欠了15万外债,他爸之前跟邻居念叨,“砸锅卖铁也得让娃成个家,不然在村里抬不起头”,想想都觉得不容易。 婚礼办得挺风光,摆了三十多桌流水席,乡亲们都来道贺,谁也没料到后面会闹成这样。 俩人为了办仪式忙前忙后,却偏偏没去领结婚证。刚开始同居的时候,矛盾还没那么明显,可日子一长,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了。 男孩在工地上干活,凌晨收工回家想喝口热粥,女孩嫌麻烦总点外卖;女孩周末想逛县城商场,男孩觉得“瞎花钱”,宁愿在家补觉。这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慢慢就变成了争吵的导火索。 最让男孩窝火的是领证的事儿。他前后提了三次要去办结婚证,每次都被女孩找理由岔开——第一次说“咱妈说等过了年稳定了再说”,第二次说身份证丢了,第三次干脆翻脸,说“全村都认我们是夫妻,领证有啥用”。 直到有一次,男孩撞见女孩跟闺蜜打电话,说“我妈说再等等,万一他家里以后对我不好,证领了彩礼就难说了”,这话像根刺扎在心里,他当晚就回了老家,俩人的关系彻底闹崩,到5月份就彻底分手了。 分手之后,彩礼成了最大的难题。男方家急得不行,借来的钱每个月都要还利息,现在婚没结成,钱还悬在那儿。找女方要彩礼,对方却说“婚礼都办了,我闺女名声也出去了,彩礼退不了”。 没办法,男孩只能起诉到法院,希望能要回彩礼。 法院审理的时候,也提到这两年农村彩礼纠纷特别多,尤其是00后小夫妻,没多少感情基础就被习俗推着往前走。 法院最终判决退还24万,看似公平,但对男方家庭来说仍然是沉重的打击。 12万的损失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一个家庭梦想的重创。而女方虽然“赚”了12万,但名声受损,在村里也抬不起头,这样的结局对谁都不好。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法律婚姻的认知模糊不清。《民法典》明确规定,只有登记结婚才能确立合法的婚姻关系。没有领证的“夫妻”在法律上只是同居关系,彩礼自然要返还。 可现实中,仍有人认为办了酒席就是夫妻,把传统习俗凌驾于法律之上。 年轻人应该从这个案例中汲取教训:婚姻不是一场交易,更不是面子工程。真正的感情需要时间培养,需要在日常相处中了解对方的人品和三观。与其把心思花在彩礼数额和婚礼排场上,不如多花时间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 对于家长来说,也该反思一下: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风光的婚礼,而是正确的婚恋观。教会他们如何选择合适的伴侣,如何在婚姻中经营感情,这比砸锅卖铁凑彩礼要有意义得多。
婆家给了18.8万彩礼,我跟我妈说,结婚时要把这彩礼全带走。我妈说不能都带,得留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