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女博士”!江苏徐州一位女博士在宿舍打扫卫生,偶然在柜子缝中发现一个耳机,一眼就知道这个不便宜,但让人惊讶的是,女子竟然通过知网数据库,找到了这个耳机的失主。 故事的开端平平无奇,9月23日晚上,一位女博士生正在宿舍打扫卫生,就在柜子的缝隙里,她发现了一副看起来很新的耳机,显然是前人遗落的。 这耳机价格应该不便宜,失主肯定急坏了,换作一般人,可能就贴个招领启事完事了,但这位博士生的脑回路,显然和我们不太一样。 她的操作很有章法,先给耳机充电,只有通电设备里的信息,才可能被读取,果然手机蓝牙一连,设备备注赫然显示着“某某同学”。 线索有了但问题也来了,一所大学里同姓氏的同学何其多,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就在这时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她打开了知网。 没错,就是那个写论文时,让人又爱又恨的学术数据库,她熟练地输入“某某同学”和学校名称,进行了一次限定搜索,很快几篇署名论文跳了出来。 通过论文她不仅确认了,这位“某某同学”是本校的一位师兄,还知道了他的专业是矿业工程,从论文的质量判断,这还是位相当优秀的学长,逻辑链条继续延伸。 她顺着论文的共同作者,推断出了这位师兄的导师,是某位知名教授,下一步她转头就去学校官网的“师资队伍”板块进行交叉验证。 还真让她成功找到了,那位教授的个人主页,并顺利获取了其公开的联系邮箱,一条完整的、由零散线索构成的寻人路径就此打通。 拿到联系方式后,她没有冒然致电,而是选择写了一封邮件,信里她详细说明了捡到耳机的经过,并坦诚地解释了自己,是如何通过知网论文“破案”的。 当天下午回信就来了,失主师兄又惊又喜,完全没想到耳机会以这种方式被找到,双方互加微信,又通过耳机盒上的划痕等细节,做了最终确认。 约定好时间地点后,女博士准时前往,失主师兄为了表示感谢,还特意准备了一袋水果送给女博士,女博士收到答谢水果也很高兴。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拾金不昧的故事了,它更像是一场高等教育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完美实践,整个过程从充电获取信息,到运用专业数据库检索,再到多平台信息交叉验证。 每一步都体现了,严谨的逻辑推理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可贵的是,这硬核的技术包裹着的是,人与人之间双向的善意。 一个认真负责,不因事小而敷衍,一个真诚感谢,不把善举当成理所当然,这或许就是教育赋予人最好的礼物,一种能用智慧和善意,把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一点点的能力。
“不愧是女博士”!江苏徐州一位女博士在宿舍打扫卫生,偶然在柜子缝中发现一个耳机,
云海澄碧翠
2025-09-25 20:51: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