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陈毅被叛徒陈宏诱骗下山,陈毅下山后因口渴,向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少妇讨水喝,谁知少妇竟是叛徒妻子,叛徒妻子的一句方言,竟救了陈毅的命。 陈毅这人,从小在四川长大,骨子里带着股子倔劲儿。早年上学时就爱琢磨国家大事,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正成党员。成都学生运动他冲在前面,1927年去武汉军校学军事,正赶上南昌起义,他当了党代表。部队南下,他跟朱德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队伍会师。那时候,山里条件差,战士们吃不饱,国民党追得紧,陈毅带队设伏,指挥大家埋伏在坡上,敌军一进圈套就开火,缴了不少枪。1930年,他当红军总前委书记兼参谋长,反围剿仗打得有板有眼,巡视阵地时总检查土墙加固,防炮弹炸。长征开始那年,中央主力北上,他腿伤了没法走,就留下来跟项英、贺昌带几千人坚持游击。赣南苏区被封得死死的,国民党并村清乡,粮食断供,队伍缩水到一千不到。陈毅腿伤反复,缺药挤脓血,住岩洞吃野菜,硬是咬牙顶住。两年多没和中央联系,情报少得可怜,他组织小队夜袭哨所,抢弹药补给,保存火种等机会。这段日子,游击队像钉子一样扎在梅岭,国民党围剿了多少回,都没拔掉。 说到这事儿,得从陈海说起。这家伙本是地下工作者,在国民党军里当交通员,负责联络。可他被抓后扛不住酷刑,投了敌,成了叛徒。1937年4月,项英和陈毅开完兵运会,陈海通过黄亚光捎信,说中央特派员在大余县城南华饭店等着,有指示。黄亚光是糖铺负责人,也被陈海供出抓了,两人一起变节。陈毅对情报有点疑心,项英也问为什么不直接上山,可队伍太需要联系,他决定亲自去探。带上区委书记黄占龙,俩人扮教书先生,拄杖下山。陈海的局就是引陈毅现身,县城埋伏了三百多兵,等着抓活的。陈毅他们走小路,避大路,接近县城时天热口干,就找农家讨水。那农妇是陈海老婆,正在洗衣,她随口说丈夫去团部了。陈毅四川口音,听成糖铺。糖铺是地下联络暗号,普通人不可能知道,这话一出,他警觉了,立马改变计划,先去糖铺查实情。 糖铺在梅峰桥头,本是黄亚光掩护点,现在新掌柜是敌人安的,柜台灰尘厚,门外闲汉晃荡,全不对劲。陈毅拉黄占龙拐进茶馆,伙计老曾认出他们,故意摔盘子,低声警告陈海叛变了。俩人推后门跑,踢翻酱缸溅汁,甩开追兵,分路回山。陈海见人没来,急了,带三百兵直扑斋坑。哨兵曾忠山先发现,开枪报警,项英他们撤进林子。敌军搜山没找到,放火烧棚屋,想逼人出来。火烧到岩洞边,烟熏得人睁不开眼,好在天上突然下暴雨,浇灭了大火,敌军骂骂咧咧撤了。这雨来得太及时,陈毅后来笑称是老天帮忙。队伍在雨夜集结,转移三十里外新点,战士们背伤员,检查枪支,继续隐蔽。陈海这叛徒,供出不少联络点,国民党清剿更狠,可游击队靠群众情报,硬扛下来。 这事儿暴露了游击战的苦处境。国民党不光军事围堵,还搞移民并村,计口买粮,断了后勤。村民被逼挨饿,可还是帮游击队,有人把米糠塞水碓,情报缝衣襟,红薯埋炭灰假祭祖送山里。陈毅他们吃这些,勉强续命。梅岭事件后,队伍更小心,联络全靠暗号和可靠人。陈海变节后,尝到甜头,还劝别人投敌,说项英他们在山里非人日子。可老百姓不吃这套,宁可冒险送粮,也不帮叛徒。陈毅写《梅岭三章》,诗里斩阎罗的豪气,鼓舞了战士。抗战一爆发,这支队伍整编进新四军,陈毅当师长,壮大到二十万人,华东战场上立大功。想想看,要没那句方言,陈毅落网,游击队就散了,历史得改写。 陈海这人,抓时扛不住,就全招了。国民党许他官做,钱给,他领兵上山搜,烧棚子想立功。黄亚光也一样,被捕后变节,俩人联手设局。陈毅下山时,敌兵在城里巡,茶馆外就有眼线。老曾摔糕盘子那下,救了急,要不俩人就栽了。逃跑时,他们踹缸泼汁,追兵滑倒,给了空档。斋坑被袭,战士撤得快,丢了些东西,但人保住了。暴雨灭火,敌军淋成落汤鸡,只能下山。队伍新驻地挖壕,轮哨,情报网重搭。群众支援没断,有人夜里摸黑送玉米,藏竹篓里。陈毅腿伤还疼,可他坚持指挥,分析敌情,避开下次围剿。这段经历,让游击队更团结,纪律严,群众基础牢。
1937年4月,陈毅被叛徒陈宏诱骗下山,陈毅下山后因口渴,向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少妇
混沌于浮云
2025-09-25 20:48: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