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泰国正式官宣了 2025年9月23日启动 此次“中泰友好月”特意选在9月底开启 正是瞄准了随后到来的中国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泰国方面希望通过这一专项活动进一步拉近中泰两国旅游交流距离。 这一招“精准卡点”可谓打得漂亮。泰国旅游局显然摸透了中国游客的出行日历,九月末秋高气爽,恰逢八天长假,多少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规划行程。回想2019年,泰国接待中国游客超1100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游客四分之一。疫情后市场复苏缓慢,2023年这个数字勉强突破350万。泰国等不及了。 但光有热情远远不够。曼谷机场排起的长队、普吉岛翻倍的出租车价格、芭堤雅褪色的旅游设施,这些现实问题像一根根尖刺,扎在中国游客的心头。社交媒体上“泰国游变味了”的吐槽声不绝于耳。泰国若是以为单靠一个“友好月”的名头就能挽回人心,未免太过天真。 说到底,旅游体验是实实在在踩在地上的。清迈古城墙下该增派多少会讲中文的导游?苏梅岛的海鲜餐厅如何杜绝阴阳菜单?曼谷商圈能否开通银联扫码支付?细节才是魔鬼。当年韩国“萨德”事件后强推旅游促销,效果寥寥,正是因为忽视了政治因素对民意的冲击。中泰关系根基深厚,更需珍惜。 值得玩味的是,泰国特意将活动命名为“友好月”而非“旅游月”。这个词选得妙,它轻轻拨动了中国人心中那根关于“中泰一家亲”的情感弦。从古装剧里的玉佛传说到当代的榴莲自由,两国文化纽带早已深入日常。泰国这次想打的,分明是张情感牌。 然而情感账户最怕透支。2018年普吉岛沉船事件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近期爆出的某些歧视性事件又添新伤。泰国需要明白,中国游客的行李箱里装的不只是购物清单,更有对尊重与安全的期待。友好不能停留在宣传海报上,得融化在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诚信交易里。 看看隔壁新加坡,去年针对中国游客推出“诚意新加坡”计划,从支付宝全覆盖到商家文化培训,拳拳到肉。泰国这份“友好月”方案至今未见具体细则,若还是老一套人妖合影、免税店打折,恐怕连杭州西湖边的大妈都吸引不了。新一代中国旅行者要的是文化沉浸感,是本地生活体验。 距离2025年9月还有一年多,这段时间是泰国的黄金准备期。修复破损的浮潜平台、培训民宿主厨做出地道的冬阴功汤、让出租车计价器真正跳得让游客安心——这些笨功夫才是“友好”二字的真金白银。别等到中国游客带着对比的眼光从日本、阿联酋归来,那时光靠微笑就远远不够了。 别忘了,中国护照的免签国名单正在越变越长。泰国若不能把“友好月”办成“诚意月”,恐怕只能眼睁睁看着曾经最热爱它的中国游客,转身投向塞尔维亚的古城墙或阿联酋的沙漠星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泰国正式官宣了 2025年9月23日启动 此次“中泰友好月”特意选在9
爱国的小涛涛
2025-09-25 20:20:33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