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受辱”后,美媒提议轰炸联合国总部,或者用化学武器 9月23日的联合国总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5 19:01:34

特朗普“受辱”后,美媒提议轰炸联合国总部,或者用化学武器 9月23日的联合国总部算是把“尴尬”二字演到了极致,快80岁的特朗普踩着扶梯的前一秒,机器突然卡住不动,原本该顺畅的入场变成了扶着扶手慢慢往上挪的艰难攀爬,这场景被镜头捕捉下来,瞬间成了全球媒体的谈资。   联合国在事后迅速调查并给出明确结论:扶梯停运是因为白宫摄像师无意间触发了安全装置。当时这名摄像师为了拍摄特朗普夫妇的抵达画面,倒着站在扶梯上,不小心触动了顶部齿梳处防止人员卷入的保护机制。   有趣的是,白宫一开始就带着对抗心态,新闻秘书莱维特在社交平台上愤怒宣称“若有人故意为之就该立即解雇”,还附上《泰晤士报》此前报道的“联合国工作人员曾开玩笑关电梯”的截图,但最终被联合国的调查结果泼了冷水。   更荒诞的是,特朗普在演讲中还抱怨提词器坏了,结果联合国证实那是白宫自己带来的设备,与联方无关。   这起小意外之所以被放大,本质是美国长期与联合国唱反调的必然结果。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联合国的态度就是“既要占便宜又不想买单”:拖欠的会费已超过30亿美元,包括2024年的欠款和2025年应缴的8.2亿美元常规预算,连维和经费都长期赖账。   更出格的是,美国接连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理事会、世界卫生组织,第二次退出《巴黎协定》,不断从多边机制中抽身,甚至威胁要削减25%的维和经费支持。这种“破坏式撤退”让美国在联合国早已失去人心,特朗普的扶梯尴尬不过是给这种紧张关系添了个具象化的注脚。   再看美媒的真实反应,根本没有所谓的“提议轰炸”,反而更多是对特朗普本人的嘲讽和对美国外交困境的批评。CNN连发三篇评论,直指特朗普的演讲像是对着国内观众的“续演”,在满是各国代表的会场里格格不入,全程没有一次掌声。   《大西洋月刊》直接以《特朗普被全世界笑话了》为题,讽刺他在“搞笑”领域能全球“一呼百应”。即便是特朗普的“盟友”福克斯新闻,也承认演讲开场的哄笑十分尴尬,批评他在“美国优先”的路上孤注一掷。   这些报道要么聚焦特朗普的失态,要么反思美国的单边主义,没有任何主流美媒提及极端报复手段——毕竟稍有常识就知道,联合国总部位于美国纽约,轰炸这里无异于自残,更别提使用化学武器这种违反国际法的疯狂行径。   更深层的背景是,美国在联合国正逐渐丧失话语权。9月23日联大当天,多国领导人呼吁落实巴以“两国方案”,而美国因一味偏袒以色列、14次阻挠安理会停火决议(其中8次是美国一票否决)遭到广泛批评。   连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传统盟友都公然与美国决裂,承认巴勒斯坦国,网友直言“是美国在违抗世界”。在这种全球共识与美国立场背道而驰的情况下,特朗普的扶梯故障自然被解读为美国国际地位下滑的隐喻,而非单纯的技术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本人对这类公开场合的意外本就格外敏感,这也让白宫的反应显得过度激烈。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早已明确说明是“意外触发安全装置”,但白宫始终没有回应这一解释,反而紧抓“故意为之”的猜测不放。   这种姿态恰好暴露了美国的底气不足——当无法在议题上主导联合国时,就只能对扶梯这样的小事大做文章。而所谓“美媒提议极端报复”的说法,很可能是对这种对抗情绪的夸大解读,毕竟没有任何可信信源能佐证这一传言。   这起事件就是一场技术意外引发的连锁反应:特朗普的敏感与失态、白宫的借机发难、美媒的嘲讽批评,本质上都是美国与联合国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   但要说美媒因此提议轰炸联合国总部,纯属脱离事实的臆想——即便是最激进的美国媒体,也清楚联合国作为多边机制的象征意义,更明白纽约作为总部所在地的现实约束。   真正该关注的,是美国拖欠会费、退出机制、否决决议等实打实的破坏行为,这些远比一场扶梯故障对联合国的伤害更大。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