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不敢炸三峡大坝?不夸张的说,只要美国人想活着,就不敢对三峡大坝下手,美国不敢动三峡大坝不是因为他们心慈手软,而是因为代价太大、风险太高,他们根本承担不起! 说起陆佑楣对三峡的贡献,得从技术难题讲起。三峡坝址地质复杂,地震活跃,他组织团队反复模拟,调整设计,确保坝体抗震烈度达八级以上。混凝土浇筑是关键,高温环境下易裂,他推动高碾压技术和冷却系统应用,让坝体密度高达2400公斤每立方米。移民安置也靠他协调,百万民众搬迁,他注重补偿和就业,避免社会隐患。这些努力让三峡从蓝图变现实,陆佑楣的坚持体现了老一辈工程师的实干精神。到2003年卸任时,三峡已初见规模,他的经验成了宝贵财富。 三峡大坝的结构本身就是道铁门槛。全长2335米,高185米,混凝土用量超2700万立方米,坝基宽130米,像座小山压在那儿。设计时就考虑了抗冲击,每层混凝土振动压实,抗压强度从25MPa升到43MPa,提升了72%。测试显示,即便美军GBU-57钻地弹,也只在表面炸出几米深坑,核心结构稳如磐石。小型核弹模拟,50万吨当量顶多开个不到1公里豁口,水库393亿立方米水只流失一成不到。这坝不是纸糊的,靠重力稳定,每个坝块独立抗衡。 防护网从工程起步就织密了。远层有红旗-9导弹,射程超200公里,雷达24小时扫描。中层红旗-16和红旗-10针对低空,近层前卫系列和速射炮,每分钟万发弹幕。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层层把关,战斗机巡逻随时待命。这套立体防空,让任何来袭都难近身。军方早从1959年起就定调,重点防核打击,三峡防护小组工作细致入微。 中国立场亮得不能再亮。2019年国防白皮书重申,自卫防御核战略,任何针对核心设施的攻击,等同核挑衅。不是空谈,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核力量最低限度但精准威慑。炸三峡,就触红线,对等回应势在必行。这话搁谁听都得掂量,美国再牛,也不想赌这把火。 破坏后果,够美国喝一壶的。水库蓄水393亿立方米,溃坝洪峰流量10万立方米每秒,下游波高超20米。模拟显示,洪水时速60公里,先冲宜昌,桥梁断裂,建筑物坍塌;再到武汉,汉口江滩淹没,车辆漂浮;波及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六个省三亿人,300万公顷良田泡汤。粮食危机、工厂停摆、交通瘫痪,经济损失万亿计。即便局部豁口,上游堰塞湖也威胁四川盆地,整体灾难链条拉长。 国际法更添砝码。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56条,明禁攻击水坝等含危险力量设施,即使军用,也不能释洪害民。违者战争罪,国际刑事法院可追责。美国平时标榜人权灯塔,这么干,道义崩盘,盟友散伙,全球舆论围攻。想想乌克兰卡霍夫卡大坝事件,炸坝就成众矢之的,美国沾边都麻烦。 经济账算得更清。中美贸易额巨大,供应链纠缠,三峡发电超千亿千瓦时,支撑制造业。炸了,长江经济带瘫痪,中国出口断崖,美国企业破产潮,股市暴跌,失业激增。美军内部报告承认,战术小利换战略巨亏,纯属赔本买卖。 三峡建成后,陆佑楣没闲着。2003年后,他任中国大坝协会荣誉理事长,参与运行评估。2011年辩护讨论,他列数据证防洪发电双效。2014年访谈,解释水库更新,澄清误读。2019年周年活动,分享决策,推动泥沙调控。这些年,他审阅论文,优化抗震模型,指导青年工程师。他的晚年贡献,让三峡技术迭代,生态恢复步步稳。
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