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乌军为啥越打越强,越打越专业?   俄军终于发现,打得是北约正规军,俄军

芸霄记史 2025-09-25 15:45:18

[微风]乌军为啥越打越强,越打越专业?   俄军终于发现,打得是北约正规军,俄军最近在库尔斯克方向俘虏了一批人,本以为是乌军士兵,结果身上搜出来的却是北约军官证件,还有能直接接收美军卫星情报的终端。   这下子,谜底算是揭开了,乌军表面上打头阵,实际上背后是一整套北约的现代化指挥系统在撑腰。     这种情况绝不是个例,一路打到2024年下半年,乌军的调度速度和炮火精度让俄方觉得不对劲:这根本不是乌军传统的路数,而是活生生照搬了美军的打法。   其背后就是北约在波兰、德国等地长期进行的训练与改造,把乌军一步步从苏式部队改造成了信息化作战单位。     要知道,几年前的乌军还习惯死守阵地、搞集团冲锋,结果伤亡大又没效率。   自从北约接手训练后,战术风格彻底洗牌:不拼人数,讲究灵活,敌人火炮还没抬头,部队就能先一步撤走。   尤其在赫尔松和哈尔科夫的几次会战里,俄军还在集结,乌军却提前闪避,打得对手很窝火。     关键因素就是所谓“凤凰平台”。这套系统把卫星侦察、无人机画面、火炮定位乃至电子战情报都汇到一个屏幕上,直接送到前线士兵手里。   哪怕是新上阵的小兵,只要用得转,就能像老兵一样完成精准打击。   俄方情报还说,乌军靠这套系统,三个月就能把新兵练成能独立作战的“快熟部队”。     在哈尔科夫反攻里,一名比利时顾问被俘,他痛快承认自己小组的任务,就是把卫星给出的坐标准确无误地输入乌军火炮系统,最终把误差控制在五米内。   结果就是俄军三十多个补给点被连续摧毁,前线补给一度陷入瘫痪。     装备的提升同样能说明问题,早期乌军拿到的还是东欧盟国清库存的米格机,到2024年夏末,像F-16、HIMARS、风暴之影导弹甚至爱国者系统都纷纷上阵,使俄军不得不同时防空、抗导、顾陆战,多线腹背受敌。   加上无人机和海上无人艇研发突飞猛进,连黑海舰队都被迫缩到后方。     当然,问题也摆在眼前。复杂系统需要大量懂行人员,可损耗太快,很多先进装备不得不“吃灰”。   弹药缺口更是触目惊心,比如德国就承认,155毫米炮弹只剩下战前的不到两成。   反观俄国,依靠庞大工业体系,坦克月产量已经冲到一百二十辆,逐渐露出后劲。     更麻烦的是,俄方不断拿出被俘北约顾问的证件、大量高科技设备往外晒,搞得西方内部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欧洲一些国家本就担心拖得太久引火上身,美国国内也有人高喊“收手吧”。   尽管北约承诺长期援乌,还专门设了统筹机构,但不同国家立场并不一致,对是否让乌克兰直接入盟依旧分歧明显。     所以现在的局面,其实早已不是俄乌单挑,而是乌军作为前台、北约隐藏在背后的大规模实战演练。   乌军战力越打越像美军,这没啥悬念;真正的问号在于:北约能坚持多久?   一旦西方内部的弹药产能、财政压力和民意抗拒撑不住,这场战争的走向可能就完全改写了。 【参考资料:北约长期对乌支持协议将给地区局势带来消极影响——2024-07-13 中国网 乌军为啥越打越强,越打越专业?俄军终于发现:打得是北约正规军——2025-09-23 搜狐网 美媒:乌军从苏式部队转向“北约化”——2024-12-27 新华网】

0 阅读:126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