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辞去了驻菲律宾大使的工作,并且意味深长的留下了一句:“希望

恰似江楼月 2025-09-25 14:32:39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辞去了驻菲律宾大使的工作,并且意味深长的留下了一句:“希望中菲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早日重回正轨”的临别赠言。 说起黄溪连这个人,在外交圈子里算得上老将了。他1967年出生在福建,早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英语,之后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经济学硕士。1989年进外交部,从亚洲司的基层干起,一步步爬上来。早期在北京处理东南亚事务,2000年左右去美国大使馆当参赞,负责中美协调,那时候中美关系还算平稳,他积累了不少谈判经验。2010年升亚洲司副司长,主管东盟项目,经常跑新加坡开会,推动区域合作。2013年出任驻东盟使团团长,继续在新加坡驻扎,帮着敲定不少贸易协议。2017年回北京当部长助理,管亚洲整体事务。2022年8月,他接棒驻菲律宾大使,那会儿中菲关系已经因为南海问题有点苗头不对劲。他一到马尼拉,就开始忙活双边交流,组织华侨活动,还得盯着领事保护和贸易数据。 黄溪连这六年大使任期,说实话挺不容易的。中菲本来是邻居,经济上绑得紧,菲律宾是中国在东盟的重要伙伴,贸易额一年比一年高,2024年双边贸易超过600亿美元,中国还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可南海那块礁盘子一闹腾,一切都变味了。从杜特尔特时代,中菲关系还算融洽,谈了南海行为准则,搁浅船只问题也搁置着。可小马科斯上台后,政策大转弯,跟着美国走得近,频繁派船去仁爱礁补给,还搞碰撞事件。黄溪连得天天处理这些棘手事,2023年菲律宾船只撞中国海警船,他得协调外交回应;2024年美国军售给菲律宾,他得分析对南海的影响。菲方还召见过他好几次,比如7月份因为前议员旅行禁令的事,北京对那人下禁飞令,菲律宾外交部直接叫他去解释。黄溪连每次都稳稳当当,强调中国维护主权,但也愿意对话。他还推动过经济合作,比如中菲农业项目,帮菲律宾出口香蕉到中国,缓解了当地农民压力。这些年,他走访了菲律宾北部省份,谈基础设施投资,中国援建的桥梁和医院项目不少。 9月19日这天,黄溪连去菲律宾外交部辞行,拜会了外长拉扎罗。这不是走过场,而是正儿八经的外交场合。拉扎罗是菲律宾外交系统的老手,上个月刚接任外长职位,以前管过亚太事务,对中国政策门儿清。黄溪连在会上感谢了拉扎罗和菲外交部这些年的支持,说他们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话听着中规中矩,但搁在当下南海风波不断的情况下,就有点分量了。黄溪连临走扔下那句“希望中菲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早日重回正轨”,直戳要害。啥叫“重回正轨”?明摆着指杜特尔特时代的那种稳定状态,那时候双方签了南海联合声明,搁置争端,重点搞合作。现在呢?仁爱礁那艘1999年搁浅的马德雷山号军舰成了焦点,菲方坚持补给,中国海警检查货物,双方船只摩擦不断。就在黄溪连辞行前三天,南海还发生了碰撞,菲船试图闯入,中国海警依法处置。这句赠言不是空话,而是中国外交的底线:我们大门开着,但你得守规矩。 中菲关系这几年走得磕磕绊绊,说到底还是南海主权问题。菲律宾占着仁爱礁,船上士兵生活苦哈哈,补给中断几个月,水一天500毫升,靠捕鱼和过期罐头过日子,柴油还漏了污染珊瑚礁。中国这边建了监控体系,海警船巡逻,无人机监视,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控场,防止越界。国际上,美国第七舰队偶尔巡航,澳大利亚加拿大喊口号,但真帮忙有限。菲律宾国内,马科斯支持率掉到30%以下,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支持率倒升到60%,民众对南海宣传有点腻歪了。政府想借对外转移视线,可效果一般。黄溪连的离任,正好卡在南海撞船后,菲方可能觉得这是个缓和机会,拉扎罗在会上也积极回应,说中菲对话大门没关。但现实是,菲律宾还得平衡美国压力,北京禁飞令一出,菲政客就炸锅了。黄溪连这六年,见证了从合作到对抗的转变,他推的那些经济项目,比如“一带一路”下的港口升级,现在还得看菲方怎么接招。 黄溪连离任的消息一出,媒体炸了锅。中国大使馆网站先发的通稿,联合早报、观察者网、星洲日报都跟进报道。菲律宾这边,新闻社发了照片,拉扎罗和黄溪连握手,强调“未来导向”的关系。国际上,维基百科的中菲关系页更新了,提到外交正常化从1975年起步,现在南海成绊脚石。黄溪连的继任者还没公布,外交部低调处理,但分析人士猜可能是亚洲司的熟面孔,继续稳住局面。中国立场一贯:南海是自家领土,愿意谈,但不让步。菲律宾呢?马科斯政府得掂量掂量,士兵命悬一线,经济还靠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菲对华出口水果和矿产就占了20%。那句“早日重回正轨”,其实是给菲方台阶:停下政治作秀,遵守协议,补给检查走程序,生态污染也得管。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