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一个不起眼画面,让美军高层彻底睡不着:这才是解放军真正厉害之处 福建舰弹射官宣后,美国舆论和军方的关注度相当高,而且观察得十分细致。比如美媒海军时报报道,从东大官媒发布的一个画面研判,福建舰在第6次或第7次海试的时候,就直接进行了歼-35舰载机满弹满油的弹射试验,而且取得圆满成功。这让美国海军高层几乎“彻夜难眠”,因为它代表着东大军队正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做好“最坏准备”,以打赢未来可能出现的所谓“新太平洋之战”(美媒语)。 这个试验本身有多不简单呢?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从来不是件容易事,以前辽宁舰、山东舰用滑跃甲板,飞机得靠自己使劲儿飞,要么少装弹药保证航程,要么少带油多挂弹,打不了太远也狠不起来。 但电磁弹射不一样,它能像弹弓一样精准发力,把飞机加速到起飞速度,这才有了歼 - 35 满弹满油的可能。 更关键的是,这试验是在福建舰第 6 次、第 7 次海试时就完成了,要知道美军福特级航母 2017 年就服役了,到现在 F-35C 隐形舰载机还没搞成电磁弹射起飞,按美媒说法,这事儿他们可能还得等好几年。 歼 - 35 满弹满油飞起来,意味着什么?这飞机本身就比美军的 F-35C 能打。它的雷达反射面积比 F-35C 小一半还多,对方雷达更难发现,搭配的涡扇 - 19H 发动机能超音速巡航,作战半径能到 1350 公里,比 F-35C 多出 150 公里。 挂的 PL-15 导弹射程超 200 公里,比美军 AIM-120D 导弹远 40 公里,意味着能在对方打不到自己的地方先动手。 以前美军觉得自己的隐形舰载机在太平洋没人能敌,现在歼 - 35 不仅性能赶上了,还先一步实现了电磁弹射起飞,这等于直接戳破了他们的技术优越感。 更让美军坐不住的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居然这么稳。福特级的电磁弹射器一直毛病不断,五角大楼去年的报告还说它故障率太高,导致舰载机出动效率不达标。 可福建舰不仅用了电磁弹射,还一口气适配了歼 - 35、歼 - 15T 和空警 - 600 三种飞机,连预警机都能稳稳弹上天。 空警 - 600 比以前的预警直升机看得远、飞得久,能把航母的预警圈往外推几百公里,搭配歼 - 35 的隐身突防,整个编队的攻防范围一下子就扩出去了,西太平洋的第二岛链都在覆盖范围内,关岛基地也进了打击半径。 美军最焦虑的其实是解放军的速度。他们原本以为福建舰从海试到形成战斗力得花个五六年,就像他们自己的航母那样,光磨合弹射系统就得好几年。 可实际情况是,福建舰才海试七八次就完成了这么关键的试验,现在已经在南海巩固训练成果,等着服役了。这种 “试验和训练同步走” 的节奏,说明解放军不是在慢慢摸索,而是冲着快速形成实战能力去的。 美军在太平洋的部署都是按 “中国航母短期内构不成威胁” 来规划的,现在这个时间表被彻底打乱了,他们得重新盘算自己的军舰、基地到底还安全不安全。 还有个关键点,这整套体系全是中国自己造的。航母是自主设计的,电磁弹射器是国产的,歼 - 35、空警 - 600 也都是咱们自己研发的。 以前美军还能靠封锁技术拖慢别人的进度,现在解放军直接实现了 “从 0 到 1” 的突破,而且一步就站上了和美军同级别甚至更高的水平。 美军一直靠装备技术优势在全球找存在感,现在太平洋上突然出现一个能和他们掰手腕的对手,还是以这么快的速度赶上来的,他们能不慌吗? 所谓的 “新太平洋之战”,本质上是美军想保住自己在西太平洋的主导权。以前他们觉得靠航母编队和海外基地就能控制这片海域,可福建舰的试验表明,解放军已经有能力在远海和他们抗衡了。 歼 - 35 满弹满油起飞,能直接威胁美军的舰艇和基地;空警 - 600 升空,能提前发现美军的动向;电磁弹射保证了飞机能快速、批量出动,打起来不吃亏。 这种 “隐身突防 + 重载打击 + 远程预警” 的组合,正好戳中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防御弱点。 美军高层睡不着,不是怕一艘福建舰,而是怕这种发展速度背后的实力。从滑跃甲板到电磁弹射,从没有隐形舰载机到歼 - 35 领先 F-35C 实现关键突破,解放军每一步都走得又快又稳。 这说明咱们的军工体系、技术储备已经到了能集中发力的阶段,不是靠运气搞成一次试验,而是有持续造出更强装备的能力。 美军清楚,一旦这种差距继续缩小,他们在太平洋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弱,以前那种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的日子要到头了。 现在福建舰已经在为服役做最后准备,等它正式加入海军,搭配已经形成战斗力的辽宁舰、山东舰,解放军在太平洋的存在感会彻底不一样。 这个不起眼的试验画面,其实就是解放军实力的一次公开亮相,告诉所有人,咱们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而且有能力打赢任何来犯之敌。
福建舰一个不起眼画面,让美军高层彻底睡不着:这才是解放军真正厉害之处 福建舰弹
凡之谈世界
2025-09-25 11:05: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