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爆发大战,越南还能战胜超级大国吗?张召忠四字点醒国人。如果再爆发一次“对越自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09-24 20:56:54

一旦爆发大战,越南还能战胜超级大国吗?张召忠四字点醒国人。如果再爆发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那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在一次节目上,局座张召忠给出了四字回答,可谓字字诛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世纪70年代末,越南军队频繁越界侵扰中国广西和云南,造成边民伤亡和设施损毁。中国多次外交交涉无效后,于1979年2月17日从两线发起进攻,东线从广西友谊关推进,西线从云南老街方向进入,总兵力逾20万,包括步兵、炮兵和坦克部队。 战斗中,中国军队攻占高平、同登、老街等要点,到3月5日控制谅山后宣布目标达成,并于3月16日前撤军。这次行动持续一个月,中国伤亡约2万人,越方损失达数万人。战后,边境冲突延续至1989年,双方在老山、法卡山等地反复争夺,中国军队守住阵地,越南多次反扑未果。1988年南沙海战,中国海军击沉越南船只,进一步巩固南海权益。这段历史显示,中国在快速打击和持久防御上均占优势。 战后,越南军官在内部评估中,将失败归因于中国进攻的突然性。他们指出越军主力当时部署在柬埔寨,无法及时回援,边境防御仅靠临时工事。中国部队炮火覆盖后迅速推进,越南来不及组织有效反击。军官们认为,若中国不速撤,越军可调动预备力量从侧翼包抄,造成更大损失。这种解释在越南传播,许多民众接受,认为败局源于时机不当,而非实力不足,下次或许能逆转。类似观点忽略了两国军力根基差异,容易导致误判。 面对越南这种自我安慰,中国军事专家张召忠在电视节目中回应相关疑问。他简洁给出四个字:“以卵击石”。这四个字概括了中越实力对比的巨大落差,强调越南挑战中国如同卵石击巨岩,自不量力。张召忠的点评基于事实分析,提醒人们理性看待国际形势,避免盲目乐观。他的表述在节目中引发关注,迅速传播开来。 兵员数量上,中国现役部队约200万人,预备役510万人,总计逾700万人,还包括数百万民兵,可快速动员。越南现役兵力约47万人,预备役500多万人,总数550万人。越南采用全民登记制度,成年男子须加入预备役,但军费仅70亿美元左右,无法维持更多常备军,只能依赖低成本后备体系。中国国防预算2025年达1.67万亿元,远超越南,支持大规模部队建设和训练。这种兵力差距意味着中国能在冲突中投入更多人力,维持长期作战。 装备水平对比更突出越南落后。越南陆军主力坦克为T-54和T-55系列,约1800辆,这些上世纪50年代产品装甲薄弱,易被现代反坦克武器摧毁。2019年购入60多辆T-90S坦克,性能提升,但数量少,无法形成规模作战力。海军拥有数十艘巡逻艇,多为越战遗留,排水量小,仅限于沿海活动。6艘基洛级潜艇配备鱼雷,但缺乏反潜飞机和数据链,实战协调困难。空军保有米格-21和米格-23等二代机,苏-27三代机仅30多架,导弹射程短,雷达落后。这些装备整体老旧,难以应对高强度对抗。 中国装备则处于领先位置。陆军99A坦克装备主动防护系统,能在复杂地形高速机动,火力强大。空军歼-20隐身战机使用先进传感器,可在敌方防空网外锁定目标。海军055型驱逐舰携带垂直发射导弹,雷达覆盖数百公里,能压制越南舰艇。中国在陆海空多领域技术优势明显,综合战力远超越南。 地理因素进一步放大越南劣势。越南国土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宽窄不均,最窄处仅50公里。中国若控制这一地带,就能切断越南南北交通,阻断补给线,导致越军资源耗尽。中国从广西和云南多点进攻,利用高原和河流设置阵地,越南需分散兵力防守长边境,机动性受限。这种战略空间限制让越南在防御上处于被动。 越南军官继续强调突发因素,如中国夜间渗透破坏通信,导致指挥混乱。但这些细节未能改变整体实力对比。张召忠的四个字直击本质,节目中他补充地理和装备的决定性作用,观众通过数据图表理解差距。越南海军演习时速度慢,无法远航,中国海军则在南海巡弋,模拟压制敌舰。空军和陆军差距类似,越军训练不足,中国则集群推进,确保补给。 战后,越南维持警戒,但经济负担重,装备升级滞后。中国推进军力现代化,边境趋于平静。两国在2000年签署北部湾划界协议,解决海上争议。张召忠继续参与媒体讨论,他的分析常被转载。越南转向外交途径,避免直接对抗,推动关系正常化。

0 阅读:104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