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以后中考制度可能真的要消失了。 今天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取消中考,呼吁缩短学制。把小学改成5年,高中改成两年。以前是九年义务教育,后面改成十年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国家兜底,只不过覆盖范围从初中变成高中,所有学生都实行初高职升。 此外,另一名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也曾提议,要取消中考,缩短初中高考的学制。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两年呼吁取消中考的声音越来越多? 首先就是在生育率低迷的冲击下,现有的教育系统扛不住了。2016年,我国新生儿是1700万,2023年,新生儿只有900万,短短几年时间,新生儿数量就直接减半了。 所以现在市面上有大量的幼儿园关停,很多小学都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困境。上海浦东某小学今年一年级仅招生22名学生,这些学生被分成5个班后,平均每个班不足5人。有意思的是,学校对应的全职老师却有23人,师生比例超过1比1。 有的乡村小学甚至出现学校仅有一名学生的情况。要是这名学生请假的话,全校都要跟着放假。可以预测,用不了几年生育率低迷的问题就会影响到中学招生。到时候你又会看到,某中学一年仅招生几十人的新闻。 要知道,中考的作用就是筛选,是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留给成绩好的学生。可现在学生数量都不够了,以后所有中学都会面临生源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你说用中考来筛选学生还有意义吗?所以说,取消中考分流真的是迟早的事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历的加速贬值现象在倒逼教育改革。 在过去,大家都认为考上好大学就等于是出人头地。所以中国父母普遍鸡娃,在孩子教育上也非常舍得砸钱。当年俞敏洪高考落榜后,毅然选择复读。刘强东考上大学后交不起学费,全村人帮忙筹了500块现金和76个鸡蛋,说孩子读书是大事,绝不能耽误。 说实话,那会儿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也是真的高啊。上世纪末,全国才60万大学生,毕业就能进入国企和机关单位。现在啥情况? 每年都有1000多万大学生毕业。根据智联招聘调查数据,24年1179万大学生毕业里面只有55%的人找到了工作。而找到工作的人里面有57.8%月薪不足6000。也就是说,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工资就是三五千,属于养活自己都有点够呛。 这也难怪现在00后开始玩梗,“赶紧回家吧,家里已经不允许你在城市上班了”。关键就是大学生收入低,现在大学学历是不值钱了,但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开销可是真不低呀。 有数据统计,中国父母把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平均花费68万元,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教育开支。所以你会发现,这几年教育改革方向主轴就是减负。 这个减负不仅是帮孩子缓解压力,也是帮父母们少花冤枉钱。2021年“双减”落地,所有课外辅导班被叫停。 2023年,新威连播花十分钟解读教育改革,以后不会玩刷题制胜的一套,而是着重创新。2024年,新教材落地,死记硬背的少了,需要实践的课程变多。 今年更是重磅的一年,强制双休整治内卷。一些地方还出台了非常严厉的教辅材料禁令,连课外教材都不能销售。包括这次人大提议的中考改革,主要目的也是在帮中国孩子和家长减负。 可能有人要问了,如果不选成绩以后还怎么教育强国呢?这个你可以观察一下市场变化。 现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赛道是什么?是人工智能、芯片、生物医药等尖端科技。想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靠的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刷题,而是考验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发展的逻辑变了,教育模式肯定也需要做出对应调整,缩短学制,取消中考可能就是其中一个选项。 这对咱们普通家庭来讲也是好事儿,孩子减负,父母减负,教育内卷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能够松口气了。
馆长说,不认同张亚中在首场辩论上蓝白合的说法。张亚中认为蓝白合的前提是,国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