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

飞绿说历史 2025-09-24 16:17:54

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侬在他身边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短短十个字令人泪目。   说起谢家荣,老一辈地质人没有不服气的。他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小时候家里不宽裕。   那他初中没读完,家里就供不起书,正好地质研究所招人,不收学费还包吃住,他就报了名。   那会儿他没什么背景,靠自己死啃书本,最后还成了本届的第一名。   学成之后,国家看上了他这股子钻劲,公派他去美国深造。   他先在斯坦福大学读了一阵地质,后来又去了威斯康星大学。   1920年硕士毕业后,别人留美找机会,他却咕咚一声回了国。   那会儿国内搞地质条件艰苦,工具简陋,甚至连像样的地图都没有。   谢家荣一边学一边干,野外勘察时,风沙大得他用手帕捂着口鼻,边走边画地质剖面。   1929年他写了一本《石油》,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也就是说,咱们内陆的植物埋在地下,时间一长也会变成油。   这一理论后来被证明对我国石油勘探极为关键,直接打破了国外“我国是贫油国”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之后,能源成了国家头等大事。   谢家荣在地质研究所里没闲着,带着团队全国各地跑。   1950年代,他负责全国大规模石油普查。   那几年,他和年轻地质队员一起,爬山涉水,白天测量地层,晚上还得在帐篷里画图纸、整理化验数据。   松辽平原的油田,就是他带队摸索出来的。   方法很简单,就是抓住岩层里的储油带和构造圈闭。   1960年,大庆油田喷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成了当年全国的头条新闻。   没有这口油,我国工业化进程真得慢不少。   整个石油行业都承认,谢家荣的理论和方法,是我国油田勘探的根本。   到了1966年,社会环境变得复杂,知识分子的日子不好过。   谢家荣在单位里被整了一天,回家那晚,衣服都湿透了。   吃完饭就说累,换到小床睡觉。其实他心里已经下了决心。   那晚,他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安安静静地走了。   第二天,吴镜侬叫他没反应,床头那张字条,十个字写得很干脆。   谢家荣走后,吴镜侬没闹没哭,收拾好丈夫遗物,把字条叠进抽屉。   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书桌上地质图没人再动,锤子慢慢生了锈。   一个月后,吴镜侬也留下字条,安静离开。   她给每个孩子留了小木箱,都是家里旧物和信件。   她说,去追赶你们的父亲,他一个人在那边没人照顾。   谢家荣夫妇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   谢家荣用一辈子证明,咱们国家的矿产、石油,完全能靠自己找出来。   大庆油田的发现,是他几十年累积的心血换来的。   陆相生油理论,如今还写在教科书首页。   大庆油田纪念馆、地质大学的课堂、研究院的资料库,都有他的影子。   他的名字成了业内的“金字招牌”。   现在回头看,谢家荣一生没什么戏剧化的传奇,只有踏踏实实的干劲和责任感。   他这一代人,用脚步丈量了祖国大地,也用行动证明了“我国的资源,得靠我们自己去找、去挖”。   他们夫妻俩走得安静、体面,但留下的却是一大笔精神财富。   现如今,谢家荣的理论依然是地质课本的核心内容,他的名字早已刻在我国地质和石油工业的历史里,没有人会忘记。   参考:大庆油田发现者,文革中不堪受辱夫妻双双服毒自尽! ——知乎

0 阅读:64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