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被“打击报复”了,前脚刚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后面马克龙车队便被美国纽约警察拦停,警方要求马克龙给特朗普的车队让路,最后步行30分钟走回大使馆,满脸的无奈。 这事儿得从当天的会议说起,第80届联大期间,法国和沙特一起主持了场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马克龙就在会上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他还特意提了,等加沙停火、人质都放回来,法国就会在巴勒斯坦设大使馆。 当时巴勒斯坦代表团当场就站起来鼓掌,法国国内八十多个市政厅还挂起了巴勒斯坦国旗,看得出来这步棋下得很坚决。 有意思的是,美国和以色列压根没去参会,明摆着不认同这个方向。 散会之后的插曲才真叫耐人寻味,马克龙的车队刚驶出联合国总部附近的街区,就被纽约警察拦在了路边。 警方给出的理由很直接,要给特朗普的车队让道,要知道,联大期间纽约安保本来就严,东河上有巡逻艇,上空设了禁飞区,地面还封了好几个街区,按说各国领导人的行程都该提前协调好。 马克龙作为法国总统,按惯例享受的是高级别安保待遇,没道理临时被拦下来步行。 据说当时马克龙还掏出手机给特朗普打了个电话,虽不知道具体说了啥,但从他后来步行时的神态能猜出来,肯定不是啥愉快的沟通。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身边跟着一圈安保人员,沿着曼哈顿的街道往前走,路上不少行人都拿出手机拍照,这场景要是放在平时,根本没法想象。 半小时的路程不算长,但对一个国家元首来说,这份“特殊待遇”的分量可不轻。 纽约警方的操作看着合规,毕竟总统车队优先通行是常例,但时机太寸了,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表态,刚好戳中了美国的敏感点。 当时联合国里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安理会五常里就剩美国没松口。 马克龙带头在联大这个场合表态,等于给美国的盟友们开了个头,后续英国、加拿大这些国家说不定也会跟上,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弱。 这种“软敲打”在国际交往里其实不算新鲜,美国要是明着反对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容易被贴上“阻碍和平”的标签,毕竟国际社会大多支持两国方案。 但借着交通管制摆个脸色,既表达了不满,又能对外说只是“常规安保安排”,进可攻退可守。 可这种小伎俩反而显得没格局,毕竟马克龙的表态已经落地,步行半小时反而让更多人注意到美国的被动。 马克龙被美国这么摆一道,表面上得维持风度,心里肯定憋着气,不过从另个角度看,这步棋也让法国赚足了关注,至少在中东和欧洲内部,都显得比美国更有担当。 说到底,这场街头偶遇更像美国的一次无力表态,马克龙的步行半小时,看似是给特朗普让了路,实则是在国际舞台上给美国的霸权让了个“尴尬位”。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成纽约交通管制“受害者”,马克龙给特朗普打电话:就是为给你让路》
马克龙可能怎么也没想到特朗普的报复来的会如此快吧!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宣布完承认巴
【30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