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年,72岁的孙权病重。皇后潘淑搬到隔壁,日夜照料,却被六个宫女用粗麻绳,合力套在脖子上拽死。随后藏好绳子,对外说:“皇后中恶疾,突然去世。” 消息传到孙权耳中,他正躺龙榻喘气。听完禀报,老人猛地坐起,一口鲜血喷在锦褥上。 他枯瘦手指抠着床沿,低吼:“查!是谁杀了皇后!” 御林军统领 “扑通” 跪地,头磕得直响,不敢喘气。满宫的人都清楚,这位 71 岁的皇帝,早被立嗣的事耗光了力气。如今皇后横死,怕是真撑不住了。 可没人敢说,潘淑一死,后宫里不少人暗地里松了口气。 孙权的暴怒里,藏着复杂的情绪。这个女人,曾是他晚年最亲近的人,最后却成了扎在他心上的刺。 潘淑本是会稽句章的罪奴。她父亲原是小吏,犯了法被砍头,她和姐姐被送进皇宫织室做奴婢。每天在织室干活,累得直不起腰。 赤乌年间,孙权到织室视察。嘈杂的工匠中,他一眼看到潘淑。她戴荆钗、穿粗布裙,却难掩清丽。尤其是那双带愁的眼睛,让见惯美色的孙权动了心。 孙权当即下诏,把潘淑接进后宫。潘淑心里清楚,帝王的宠爱是唯一的活路。她收起棱角,每天淡妆伺候,说话做事都顺着孙权心意。没过多久,就成了晚年孙权最依赖的人。 后来,潘淑怀了孕,梦见龙头钻进怀里。她把这事告诉孙权,没多久就生下儿子孙亮。孙权老年得子,对孙亮十分疼爱。 潘淑常在孙权病榻前提起孙亮。“陛下,亮儿今天见我熬药,说要学神农尝百草,替您治病。” 她语气满是骄傲,却从不提太子孙和。 可她越这样,孙权越觉得孙和不顺眼。那时孙和正跟鲁王孙霸争夺储位,朝堂上下都被搅得不安,这就是历史上的 “二宫之争”。孙权本就烦这事,加上全公主孙鲁班在一旁不断说孙和母子的坏话,潘淑的话更让他对孙和没了耐心。 其实在此之前,孙权最看重长子孙登。他早早立孙登为太子,找了诸葛恪等名臣辅佐。可孙登 33 岁就病死,次子孙虑也早逝,孙权才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赤乌十三年(250 年),孙权下诏,废黜孙和,改立 7 岁的孙亮为太子。潘淑也顺理成章成了皇后。孙权称帝二十多年,从没立过皇后,潘淑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他亲自册封的皇后。 潘淑还求孙权放姐姐出宫嫁人,孙权答应了。可坐上后位没几天,她就变了。《三国志》记载她 “性险妒容媚”,得势后开始报复过去的仇人。 袁夫人是袁术的女儿,先前很受宠,被潘淑诬陷,最后被逼自尽。其他曾受宠的妃嫔,不是被打进冷宫,就是被赐毒酒。 对下人,潘淑更狠。宫女端茶慢了点,她抬手就打巴掌。有次伺候梳妆的宫女不小心弄断发簪,她让人把宫女拖到雪地里跪着,整整三个时辰,宫女差点被冻死。宫里人私下都叫她 “潘罗刹”,没人敢靠近。 更让朝臣不安的是,潘淑开始关注朝政。太元元年(251 年)十一月,孙权病得没法上朝,潘淑偷偷派使者去见中书令孙弘。 使者直接问:“当年吕后辅佐小皇帝,是怎么掌权的?” 孙弘很精明,一下就明白潘淑想临朝称制。他表面恭敬回话:“得先拿到中书省印信,把自己人安插进禁军。” 暗地里,却赶紧把消息传给太傅诸葛恪。 有史料记载,这事可能跟孙弘的野心有关。他本就 “佞伪险诐”,后来还想假造遗诏杀诸葛恪,自然不愿潘淑插手朝政。 但最恨潘淑的,还是身边的宫女。她们天天受打骂,亲眼见过同伴因小错被活活打死。她们更清楚,一旦潘淑真掌权,她们这些知根知底的旧人,肯定活不成。 神凤元年(252 年)二月,孙权病情加重,潘淑照料更勤,自己也累病了。那天夜里,领头的宫女咬着牙说:“与其等着被她杀,不如先动手!”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才有了之前弑后的事。 宫廷里藏不住秘密。不到半天,“皇后被宫女勒死” 的流言传遍皇宫。御林军封锁后宫,逐个盘问潘淑宫里的人。很快,那六个宫女慌乱的神色露出破绽。 严刑拷打之下,宫女们全招了。有人哭着喊:“是她天天打骂,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 有人含糊说:“听过皇后问孙大人,怎么学吕后掌权。” 孙权得知真相,气得发抖,下令斩了六个宫女,流放她们家人。可杀戮没挽回潘淑,他的病更重了。 孙权常梦到潘淑,醒来对着空殿发呆,精神日渐差。太医换无数药方,也拦不住他衰败。 两个月后,孙权在建业宫驾崩,与潘淑合葬蒋陵。这位三国在位最久的帝王,没保住皇后,也没守住江山。 孙权死后,10 岁的孙亮继位。幼主无法亲政,朝政落诸葛恪、孙峻等权臣手中。诸葛恪北伐败后被孙峻杀,孙峻死后弟弟孙綝掌权。短短几年,东吴朝堂内斗不断,国力渐弱。 有人说东吴灭亡始于 “二宫之争”,有人怪孙亮年幼。可少有人记得,被宫女勒死的潘淑,早预示了这场悲剧。
252年,72岁的孙权病重。皇后潘淑搬到隔壁,日夜照料,却被六个宫女用粗麻绳,合
没睡醒的芭比
2025-09-24 10:31:55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