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陈医生门诊中医针灸病历 姓名:张师傅(男,48岁) 职业:出租车司机 就诊日期:2025年8月25日 主诉:头晕、头痛伴颈部活动加重半年,加重伴视物模糊、耳鸣1月。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痛,颈部转动时症状加重,未系统治疗。1月前症状加重,出现视物模糊、耳鸣。外院颈椎MRI示: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椎动脉受压。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颈部制动、改善循环药物及康复训练后,头晕头痛稍改善,但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耳鸣、视物模糊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科寻求针灸治疗。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病史。否认外伤史。 中医四诊: · 望诊:神志清楚,精神稍倦,面色晦暗,形体偏瘦。舌质暗红,苔薄白。 · 闻诊:语声清晰,无异常气味。 · 问诊:头晕如裹,头痛以巅顶及后枕部为甚,颈部活动时加重;耳鸣如蝉,视物模糊;纳食可,睡眠差,多梦,二便调。 · 切诊:脉弦细。颈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 辨证分析:患者长期驾车,姿势固定,致颈部筋脉劳损,气血运行不畅。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肝阳上亢,清窍被扰,故见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舌暗红、脉弦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象;颈部活动加重,提示气滞血瘀。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兼有血瘀。 中医诊断: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 西医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 治则: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针灸处方: · 主穴:风池(双)、天柱(双)、颈夹脊(C5-C7)、百会、太阳(双)、太冲(双)、太溪(双)。 · 配穴:听宫(双)、翳风(双)以通窍聪耳;睛明(双)、光明(双)以明目;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以益气养血。 · 操作:毫针针刺,选用0.25mm×40mm针具。风池、天柱、颈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得气为度;百会平刺;太阳斜刺;太冲、太溪直刺;听宫、翳风、睛明、光明、足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医嘱: 1. 针灸治疗后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 2. 避免长时间低头驾车,适时活动颈部,配合颈部康复训练。 3. 饮食宜清淡,多食黑芝麻、枸杞等滋补肝肾之品,忌辛辣油腻。 4. 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 5. 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不适,及时复诊。 备注:本案基于患者西医诊断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针灸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建议定期复查颈椎MRI,评估病情变化。
分享陈医生门诊中医针灸病历 姓名:张师傅(男,48岁) 职业:出租车司机 就诊
陈科普
2025-09-23 17:47:24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