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史上最具天赋的跳水天才,17岁不到就拿下金牌超级大满贯。 然而,发胖的身材,圆润的脸型,没想到一段时间没见,她竟然“发福”了。最近,全红婵又火了,只不过相比于以前的夺冠上热搜,这次火原因,确实有点特别。 有些不良媒体为了流量,又拿出5月份她给母校捐款400万的谣言来旧事重提,不少网友都稀里糊涂的信了。 这种情形,在娱乐圈和体育圈并不罕见。曾经的全红婵因为她那一连串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跳水动作,迅速从默默无闻的年轻选手,变成了全国瞩目的明星。她的身材与成就,曾是媒体与网友竞相追逐的焦点。然而,近期她的外貌变化,似乎让她从“金牌少女”变成了“话题中心”,不幸的是,这种关注却不是来自她的专业成绩,而是与她的体重和外貌挂钩的负面新闻。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运动员的外貌,而忽略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全红婵这次因为身材变化上热搜,显然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过度关注。她作为一名年轻的运动员,在年纪轻轻时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被尊重为一名实力派运动员,而不是被拿来讨论体重和面容?事实上,很多人在看到她的“发福”之后,并没有认真思考背后是否有可能存在着身体健康的问题,或是她单纯放松自己,去享受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话题的转变不止如此。不仅是外貌问题,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开始借着她的捐款话题再次炒作。5月时,全红婵为母校捐赠了400万元人民币,这本应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然而,不良媒体却以“假捐款”这样的标题来吸引眼球,甚至有些声音开始怀疑她的动机。既然是真实的捐款,为什么要拿出来再说一遍?这样的操作,明显是在做无意义的炒作。而且,推测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这就是为了吸引点击率和流量。这种没有底线的做法,不仅有损媒体的公信力,也让公众的焦点偏离了全红婵本该得到的正向评价。 从全红婵的“发福”到捐款事件,再到随之而来的舆论风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运动员、尤其是女性运动员的外貌变化总是比她们的专业成就更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已经让她们被卷入无尽的外貌评价当中,时而鼓励她们追求“完美”的身材,时而又因为身材的变化进行恶意的讨论。她们难道不应该像男性运动员一样,更多地被评价和关注其体育成绩吗? 不可否认,外貌无论是对于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来说,确实会受到关注,但这绝不应当是衡量一位运动员或任何人价值的标准。全红婵的成绩已经足够证明她在跳水领域的非凡天赋,而她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不应当被过度解读为她的“缺点”或“失败”。当我们在网上讨论这些话题时,是否也应该停下来思考:这些言论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她变得更好,还是只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 从全红婵的“发福”事件到她的捐款风波,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女孩在公众眼中面临的种种困境,还有这个社会对女性运动员形象的强烈期待。她们不仅要在比赛中拼尽全力,还要在外貌上迎合社会的审美需求。这样的双重压力,实在是令人堪忧。 因此,作为公众,我们在评价全红婵或其他运动员时,是否能更加理性一些,更多关注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而非只是停留在外貌和一些谣言的炒作上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全红婵的年薪构成还挺多样的。作为国际级运动健将,她每月有1500元基本工资、30
【35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