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北京一中学内发现了二品太监李莲英的墓。在专家打开棺椁时进行对李莲英的尸体时,却被李莲英的躯干呈现的景象,被吓得头皮发麻,难道他的死因另有蹊跷?很快,棺椁中的一条辫子揭开了李莲英的死因之谜,专家:被史书骗了。 这个惊悚的考古发现发生在北京一所学校内,当时工人们在扩建操场时意外掘出一具豪华棺椁。经过鉴定,这竟然是清末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李莲英之墓。 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那具由金丝楠木制成的棺椁时,一股刺鼻的香料味扑面而来。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在场者脊背发凉:棺内仅有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躯干部分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色的填充物。 这个发现彻底推翻了史书中关于李莲英“病逝”的记载,揭开了一桩尘封半个世纪的宫廷秘闻。 李莲英在1908年慈禧去世后失势,1911年突然“病故”。官方记载含糊其辞,而这次考古发现却证实了他极可能死于非命。 1911年3月4日,李莲英的讣告称其“因病逝世”,清廷还特赐白银千两治丧。表面上看,这位伺候了慈禧太后53年的二品总管太监得以善终,但棺椁内的景象却完全相反。 头颅保存完好,但颈部有明显利器切割的痕迹;躯干不知所踪,显然是被故意替换。这种处置方式在清代极不寻常,除非是死于非命且需要掩饰死状。 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棺椁中随葬品极其奢华:钻石帽正、金烟碟、汉朝青玉土浸剑、宋朝青玉褐浸剑等珍宝共计50余件,价值超万两白银。 这又与“身首分离”的惨状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着杀人者既想要他的命,又不得不保持表面尊崇。这种矛盾状态直指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从历史背景看,李莲英的死恰逢清末最动荡的时期。1908年慈禧驾崩后,载沣掌权,开始清算旧臣。李莲英自然成为头号靶子。 关于李莲英的死因,大致有这几种推测:一是被革命党人所杀,因他象征封建势力;二是被袁世凯派人暗杀,因他知道太多机密;最可能的是被宫廷政敌报复。 李莲英的侄孙李营舟在回忆录中透露,李莲英晚年常感叹“今日之我,未知明日之我”,显见其早已预感不测。 而那条留在棺中的长辫更是一个重要线索。在清代,辫子是男子尊严的象征。如果李莲英是正常病逝,辫子应该整齐梳理;但考古发现其辫子松散凌乱,且与头颅分离放置,这极可能说明他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袭,辫子在被杀过程中散开。 如今,李莲英的头颅保存在北京海淀区博物馆内,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曾经权势滔天的大太监,最终却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信息来源: 央视网|《挖开大太监李莲英墓 走进阉人"地下生活”》 百度百科|李莲英 文|墨海 编辑|史叔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