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八路军女战士王金英因肺病严重,被安排在老乡的家里休养,万万没想到邻居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0 17:28:59

1941年,八路军女战士王金英因肺病严重,被安排在老乡的家里休养,万万没想到邻居竟然跑向日军告密。当晚,日军就包围了院子,情况很危急。 1941年,有个叫王金英的八路军女干部,得了重病,肺病咳得她晚上都睡不着觉。组织上看她这样下去不行,得找个安生地方好好养养。可哪儿安生呢?思来想去,领导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就把她安排在离鬼子炮楼只有三里地的六天务村。 这不是把羊往狼嘴里送吗?其实这叫“灯下黑”。越是危险的地方,敌人越想不到你会藏在那儿。再说,王金英负责的宣传工作,需要经常和城里联系,住在这儿,来往也方便。照顾她的,是村里一位靠得住的老乡。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就盼着她能早点养好身子,再回部队。 王金英这姑娘,说起来也不是一般人。她老家是山东桓台县,家里是首富,正儿八经的千金大小姐。二十岁那年,师范学校一毕业,放着舒坦日子不过,揣着一把家传的勃朗宁手枪,愣是跑去参加了八路军。家里人说她读书读傻了,她却觉得,国家都快没了,金枝玉叶也得拿起枪。 在部队里,她凭着一股子韧劲和文化,很快成了宣传战线的骨干。写标语、编教材、做群众工作,样样干得风生水起。可那时候条件太苦,她又是个拼命三郎,没几年就把自己身体给拖垮了。 就这样,昔日的富家千金,如今成了病榻上的革命战士,悄悄住进了这个危机四伏的小村庄。村里人都知道,这家来了个“养病的亲戚”,谁也没多问。可千算万算,没算到人心里的那点坏水。 村西头有个叫王大牙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没钱了就琢磨着怎么捞点偏财。有天,他蹲在墙根下,无意间瞅见邻居院里晾的衣服,那件灰色的八路军军装,在村里一水的土布衣裳里,显得特别扎眼。他心里“咯噔”一下,一个恶毒的念头就冒了出来。 没过几天,这家伙就颠儿颠儿地跑进了日军的炮楼。几块大洋下肚,他把八路军女干部藏在村里的事,一五一十地全交代了。 有时候,毁掉一个英雄的,往往不是枪林弹雨,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人。 那天傍晚,风刮得有点邪乎。我军武工队的传奇人物,“双枪将”刘锡琨,正好来六天务村给王金英送药和吃的。他刚到村口,心里就觉得不对劲。往常这个点,村头大槐树下总有放哨的孩子,可那天,连个人影都没有。 刘锡琨心里打着鼓,快步摸到院子外。他没敢直接敲门,而是绕到后墙,刚想翻墙,就听见院子里王金英压着嗓子的咳嗽声,还夹杂着几声陌生的脚步。他探头一看,好家伙,十几个日伪军已经把小院围得跟铁桶似的,正准备往里冲。 说时迟那时快,刘锡琨一脚踹开院门,举着双枪就吼开了:“小鬼子们听着,你刘爷爷在此!” 刘锡琨这名号,在当时鲁中地区那是响当当的。他神出鬼没,枪法又准,日伪军听了都腿肚子发软。院外的敌人一听是他,顿时乱了阵脚。那个带队的日本小队长,气急败坏地揪过告密的王大牙,一巴掌扇过去,骂他情报不准。 王大牙吓得魂都快没了,哆哆嗦嗦地扒着墙头想看个究竟。他哪知道,屋里的王金英虽然病着,但枪法一点没落下。“砰”的一枪,正中眉心,这汉奸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就滚下了墙头。 刘锡琨看准时机,一边开枪压制敌人火力,一边冲王金英喊:“你顶住,我去叫人!”他这人,不光枪法好,脑子也活。他知道硬拼不行,得给敌人来个“疑心生暗鬼”。 他翻身跳上房顶,借着夜色掩护,在几家院墙上闪转腾挪,边跑边打冷枪。底下的伪军被他这“飞檐走壁”的阵势给唬住了,搞不清到底来了多少人。紧接着,刘锡琨对着天空连发了三颗红色信号弹,这是跟附近骑兵连约好的暗号。 做完这一切,他没停,反而抄起村边一匹没拴牢的枣红马,骑着绕村子跑了三圈,一边跑一边喊杀。马蹄声、枪声、呐喊声混在一起,黑灯瞎火的,硬是给敌人造出一种八路军大部队已经杀到的假象。伪军们彻底慌了,哭爹喊娘地往炮楼方向逃。 院子里,王金英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一个鬼子端着刺刀冲了进来,眼看那明晃晃的刀尖就要戳到胸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院外传来了震天的冲锋号。 原来,是刘锡琨带着骑兵连赶到了!日军小队长一看大势已去,连滚带爬地带着残兵败将溜了。 这场发生在小村院落里的生死搏杀,前后不过半个多小时。一个垂病的女子,一个传奇的武工队员,再加上一群朴实却靠得住的乡亲和战友,硬是把一场必死的局给盘活了。 后来,王金英的病在组织的照顾下慢慢好了起来。她没有因为这次遇险而后怕,反而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片她曾用生命守护的土地。而那个告密的王大牙,据说后来被愤怒的村民打断了腿,在悔恨和唾骂中度过了余生。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