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致信特朗普,声称若中国限制对美稀土出口,美方就将禁止中国航班在美国及其盟友境内落地,并联合盟国在航空领域实施多项限制措施,企图以此胁迫中国。 这一提议的背景是中国从2025年4月开始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稀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激光设备、军事装备、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电子消费品中的磁体,对美国国防工业和高端制造业至关重要。 目前中美之间的航空联系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美国运输部9月18日批准一项为期六个月的延期,允许联合航空、美国航空和达美航空每周合计仅执飞48趟飞往中国的航班,远低于获批的119趟。 中国航空公司飞往美国的航班数量保持对等水平。这种航班规模的限制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中美航班大范围削减后,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穆勒纳尔是美国国会中知名的对华强硬派,他领导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是2023年1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成立的专门针对中国的特设委员会,此前曾炮制多个抹黑中国的议题。 今年7月,他还曾致信施压7所美国大学,要求重新审视甚至终止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合作,并反对特朗普政府恢复英伟达向中国出口AI芯片的决定。 从战略角度看,穆勒纳尔的提议反映了美国在稀土领域对中国的高度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安。 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过60%,但对加工阶段的控制却高达92%,几乎拥有垄断性的控制权。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 然而,这项提议在美国内外都引发了争议,航空业界担心,如果中方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美国航空公司可能被迫停飞热门的中美直飞航线,影响国际转运及高端商务旅客市场。 制造业方面也更加敏感,因为许多美国制造企业已经因稀土出口管制而面临零部件采购周期延长的问题,需要依靠空运来弥补生产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尚未对穆勒纳尔的提议作出明确回应,这可能反映了政府内部的谨慎态度,特别是在中美第四轮谈判刚刚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 激化矛盾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当前利益。 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是几十年技术和产业链发展的结果,中国不仅在稀土储量上占据优势,更在提炼加工技术方面建立了几乎垄断的地位。 英国《金融时报》2025年8月曾指出,西方努力建立竞争性供应链并打破中方主导地位,将面临成本和规模方面的巨大挑战。 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单方面的强硬措施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损害各方利益。 寻找平衡点,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律,才是解决争端的可行之道。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就在刚刚泰国军方宣布!9月19日泰国军方在年度会议中扔出一颗重磅消息:决定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