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默许部下吃空饷。连长每月可吃三名士兵的空饷。营长每月可吃五名。团长每月可吃

历史脑洞 2025-09-20 00:34:23

胡宗南默许部下吃空饷。连长每月可吃三名士兵的空饷。营长每月可吃五名。团长每月可吃十五名。师长每月可吃30名。官儿越大,吃的越多。副职和幕僚,按照等级补贴空饷金额。有骡马的部队,主官还可以吃骡马的空饷,即吃“马干”。另外,逃跑和阵亡的士兵,名字也不注销,照旧领粮领饷,让各级官员中饱私囊。 1944年的冬天说起。河南修武县,天寒地冻,饿殍遍地。秦家儒,一个20岁的农村小伙,就因为去亲戚家还个布袋,在路上被几个国民党兵给“顺”走了。这就叫“抓壮丁”。 他上来就被告知:“以后你就叫赵景地了。”秦家儒不干,说俺有名字。人家一个大嘴巴子就扇过来了:“你还翻天了!你以后就叫赵景地!” 为啥非得改名?因为那个真叫赵景地的,早跑了或者死了。部队的花名册上不能少人,因为少一个人,就少一份军饷和粮草。从他被抓进部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成了长官们账本上的一笔收入。 当时部队里有句顺口溜:“要想富,管伙夫。伙夫专扣士兵饷,谁喝兵血就能富。”秦家儒他们,整天就处在半饥饿状态。有一次开饭,连长问谁没吃饱。二十多个老实兵站了出来,秦家儒也在里面。连长冷笑一声,让人拿来十几个馒头,说:“吃!” 大家还以为是连长发善心,狼吞虎咽。吃完,连长又问:“还有谁没吃饱?”秦家儒看他脸色不对,赶紧溜了。还剩下十一二个实在饿得不行的,小声说还没饱。连长脸一沉,吼道:“来人!给我打!” 周围立刻窜出一帮人,拿着枪托、皮带、木棍,对着那十几个说没吃饱的兵就是一顿死揍。打得是鬼哭狼嚎,鼻青脸肿。就因为多吃一个馒头,换来一顿毒打。 一个连长,手下编制一百多人,他只要虚报三个逃兵或死人的名额,那这三个人的军饷、粮草就全归他了。别小看这三个人头,积少成多。营长、团长、师长,一级一级往上,吃的“人头”也越来越多。到了军长那一级,吃空饷的数量能顶一个团。 更绝的是,连骡马都算“编制”。部队里的骡马死了,名字也留在账上,继续领草料和经费,这叫吃“马干”。 腐败的链条是循环的。当官的吃了兵的空饷,兵员不够了怎么办?那就再去抓壮…哦不,是“补充兵员”。1947年春天,部队在甘肃打了败仗,缺员严重。团长下死命令,一天之内必须把人抓够,不然军法处置。 秦家儒他们排长史文胜,带着几个人去一个村子抓人。这史文胜也是个狠角色,骗老百姓说是运物资,等人凑齐了,直接就地开绑。 到了1947年秋天,部队连续两个月没发军饷。钱去哪了?全被当官的拿去吃喝嫖赌了。士兵们饿得没办法,只能去偷老百姓地里没收的玉米。结果副连长带人来查房,发现有人在烤玉米,就要没收。士兵不干了,当兵的连饭都吃不饱,还不让自谋生路?双方拔枪对峙,有个兵一冲动,就给了副连长一枪。 这几个人跑了,但很快就被抓了回来。营长胡葵山连夜审判,第二天就把四个人给枪毙了。罪名是“对党国不忠,谋害上峰”。就为了几棒子玉米,四条年轻的命没了。一支军队,不把士兵当人,那士兵凭什么为你卖命? 所以,一到打仗,大家就心照不宣地朝天放几枪,然后拔腿就跑,比赛谁跑得快。1947年冬天,在陕北宜川,他们遭遇西北野战军,半个小时就溃不成军,一口气跑了五十多里。 最让秦家儒心寒的,还是那个排长史文胜。之前抓壮丁的事,史文胜就记恨上他了。这次溃逃后,部队被收编。一天半夜,秦家儒去上厕所,借着微光看见北屋墙角有个人影,手里还拿着枪。他感觉不对,顺势一个翻滚,一颗子弹就擦着头皮飞了过去。他连滚带爬跑回屋里,史文胜却慢悠悠地走出来说:“枪走火了。” 那一刻,秦家儒彻底明白了。在这个地方待下去,就算不被打死,也得被自己人黑死。 转机出现在1948年4月的宝鸡战役。他们被顶在南关外围当炮灰。对面解放军的攻势一停,就开始搞政治宣传。大喇叭喊话,用石头绑着传单往阵地里扔。传单上写着:交枪不杀,优待俘虏。还有解放军战士,就站在阵地前,拿着白花花的大馒头,往天上一抛,再接住,馋得这边阵地上的士兵直咽口水。 一边是随时可能在背后打你黑枪的长官和永远也吃不饱的肚子,另一边是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和做人的尊严。这道选择题,太好做了。 秦家儒和班长张勇公一商量,班里十来个人一拍即合。他们趁着天黑,冒着背后自己人的枪林弹雨,连滚带爬地跑到了对面阵地。 迎接他们的,没有捆绑,没有搜身,而是两大脸盆的菜和两筐白馒头。秦家儒说,他们十几个人,就像疯了一样狼吞虎咽,一边吃一边流泪。那顿饭,是他当兵四年以来,吃得最饱、最像人的一顿。

0 阅读:107

猜你喜欢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