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战士入党志愿书77年后寻主人#【#收藏者回应77年前入党志愿书寻主人#:

大皖新闻 2025-09-17 17:02:29

#24岁战士入党志愿书77年后寻主人#【#收藏者回应77年前入党志愿书寻主人#:希望物归原主,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近日,一份书写于1948年的入党志愿书在河北省图书馆举办的抗战文献精品展上亮相,引起广泛关注。这份纸面印有红色五星、党徽和入党誓词等内容的16开大小志愿书,入党申请人为王瑞虎,填写日期为1948年10月29日,籍贯写着“安徽省朝县”。

9月17日,入党志愿书的收藏者杨国遵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是一份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入党志愿书,比较珍贵,“希望能找到王瑞虎本人或者他的后人,让‘宝贝’回家,让红色精神继续传承。”

志愿书完整记录了这位战士的履历:时年24岁的王瑞虎,籍贯为安徽省“朝县”,1944年4月在“芜和县竹子岗”参军,曾加入地方武装皖南支队,1947年参加孟良崮战役并负伤。在“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栏,他写下“为了解放全国受苦群众,(使他们)不受压迫和剥削,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字字铿锵有力。

整份志愿书纸面印有红色五星、党徽、入党誓词,盖有印章,按表格规范填写,家庭成分、文化程度、个人特长等内容齐全;党支部委员会讨论结果栏有签字及印章,手写字体为蓝黑色,保存相对完好。

“战争动荡时期,入党程序却异常严谨。”河北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国遵介绍,这份志愿书是他在收藏交流活动中所得。据其讲述,战争年代条件艰苦,入党志愿书多由本人保管,不少战士会将其缝进衣服里留存,如今留存完好的同期志愿书已十分少见。

“这不仅是先辈的红色记忆,更是其家族的荣耀。”杨国遵表示,他希望能寻找到王瑞虎本人或其家人,将这份承载着革命初心的入党志愿书归还原主,让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有学者评价称,志愿书上朴素直白却饱含真诚的语句,仿佛将人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直观感受到革命前辈怀揣理想、志愿入党时的炽热信念与崇高信仰。

杨国遵介绍,战争年代的环境非常艰苦,入党志愿书内容出现了错别字,也有可能是出于保密需要,采用谐音字代替,“朝县”应为现在的巢湖市。资料显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现安徽省巢湖市被称为“巢县”。

9月17日,大皖新闻记者据此联系了巢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帮助查询有关“王瑞虎”的相关信息。(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0 阅读:7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