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报道,安徽一研究生在上海当上门女婿,天天被妻子和丈母娘指责,还被强迫和

老头的幸福生活 2025-09-17 07:34:00

9月15日报道,安徽一研究生在上海当上门女婿,天天被妻子和丈母娘指责,还被强迫和家里断绝关系。就因为给家人交电费,被骂得特别狠,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他母亲从老家赶来,趴地上痛哭,网友都说:赘婿不好当啊! ​(信源:河南公共频道) ​​这事儿听着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那男的是研究生,有文化有能力,结果当上门女婿把日子过成这样。 说实话,读到这种新闻,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气愤。气愤的不是“上门女婿”这个身份,而是那种把人逼到绝境的家庭控制和精神压迫。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什么在婚姻里活得这么憋屈?难道学历再高,也抵不过一句“你是外人”? 很多人可能觉得,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讲什么上门不上门。但现实里,“赘婿”这个身份依然带着某种隐形的标签。尤其在有些传统观念比较重的家庭,女婿像是签了“不平等条约”——你得赚钱养家,还得听话顺从,稍微有点自己的主张,就被骂“没良心”“吃里扒外”。就像新闻里这位,连给老家交个电费都要被骂到抬不起头,这已经不止是抠门了,根本就是精神上的凌霸。 婚姻明明是两个人的结合,怎么就成了单方面的服从?女方和丈母娘联手打压女婿,表面看是强势,其实暴露的是极度缺乏安全感。怕他跑、怕他惦记父母、怕他“不忠心”,所以要用各种方式拴住他。可人又不是物件,越拴越反弹,最后只能用更极端的方式反抗——比如自杀。 这位研究生的悲剧,背后藏着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很多家庭还在用“控制”代替“爱”,用“服从”衡量“忠诚”。你是我家的人,就得断掉以前的根;你挣的每一分钱,都得归我们管;你甚至不能对你原来的家庭表达一点关心——这种逻辑,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绑架。 再看看那位母亲趴在地上痛哭的画面,真是揪心。儿子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却用一瓶农药结束生命。她可能从来没想过,儿子在上海过的竟是这种日子。有时候,外人只看到“上海”“研究生”“结婚”这些光鲜的词,想不到门一关,里头全是委屈和压抑。 网友说“赘婿不好当”,其实哪是“赘婿”不好当,是任何一个在婚姻里失去尊严的人都不好过。不管是嫁还是娶,两个人组成家庭,起码的尊重和平等都没有,还谈什么未来?经济条件好一点,不代表就可以把别人当附属品欺负。 这件事也让人反思:为什么有些人总把婚姻当成一场权力游戏?非要压对方一头才觉得安全?真正的家庭关系,应该是互相支撑,而不是互相控制。如果连给父母交电费都要被骂,那这婚结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老头的幸福生活

老头的幸福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