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漂亮妈妈参加家长会,结果被喷:“家长会适当打扮即可,精心打扮去炫耀自己没必要,这是孩子的班会,不是选美大赛!” 看到这个,我想起了一句话,“混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都有罪! 这位被议论的妈妈叫林薇,在本地一家小型服装工作室做设计师,不是什么追求奢侈品的“精致利己者”,身上穿的大多是自己工作室打版的样衣——价格亲民,款式简约,只是比常见的休闲装多了几分剪裁上的利落。 她对穿搭的讲究,不是刻意练出来的“炫耀技能”,而是做这行多年养出的习惯:哪怕是去菜市场买菜,也会下意识穿得干净整齐,总觉得“认真对待自己的形象,也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 她会在家长会这天稍微收拾自己,还有个更实在的原因。 前一天晚上,8岁的儿子小宇写完作业后,攥着她的衣角小声说:“妈妈,明天去家长会,你能不能穿上次带你去游乐园那件浅灰色裙子呀?我们班乐乐说,他妈妈穿裙子去开家长会,他在班里都敢主动举手发言了。” 林薇当时就笑了,摸着儿子软乎乎的头发答应下来——她没想过要在其他家长面前“出风头”,只是不想让孩子期待的眼神落空,更觉得“去见孩子的老师,和老师聊聊他的校园生活,穿得体面些,也是对老师和这次会面的尊重”。 家长会当天,她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刚找位置坐下,就听见后排传来小声的议论:“你看她穿的,这是来开家长会还是来参加派对啊?”“说不定是觉得自己长得好看,故意来炫耀的吧,真是没必要。” 她耳朵尖,听得清清楚楚,却没回头反驳——怕争执起来影响其他家长,更怕让坐在前排的儿子听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直到家长会结束,小宇拉着她的手走出教室时,还兴奋地说:“妈妈,刚才老师说你看起来特别亲切,还问我你是不是做衣服的呢!” 林薇蹲下来,帮儿子理了理歪掉的衣领,没提那些议论,只说:“那以后妈妈更要好好穿衣服,不让你失望呀。” 更让她无奈的是,当天晚上家长群里有人直接把话摆到了明面上:“有些家长能不能搞清楚场合?家长会是来交流孩子学习的,不是来比美的,穿得那么扎眼,不是明摆着让其他家长不舒服吗?” 下面还跟着两个家长附和,说“确实没必要”“适当打扮就行,太刻意了反而不好”。 她盯着屏幕看了几秒,没在群里回消息,只是把聊天记录截图存了下来——不是想找对方争论,而是想等以后小宇长大些,能清楚地告诉孩子:不是所有不理解的声音都有道理,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比迎合别人的偏见更重要。 没过多久,班主任李老师在群里发了条消息,算是间接回应了这场争议:“今天的家长会很顺利,感谢各位家长抽出时间来学校。 有件事想跟大家聊聊,关于家长的着装,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喜欢休闲舒适,有人偏爱整洁得体,这些都是个人选择。 咱们聚在这个群里,核心是为了孩子——聊聊他们的学习困难,分享他们的进步,比起评判别人的穿着,不如把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上。尊重每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也是给孩子做榜样。” 这条消息发出来后,群里没人再提着装的事,还有几位家长私下给林薇发消息:“别在意那些话,我觉得你穿得特别得体,真的。”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指责林薇“炫耀”的家长,不过是把自己的生活标准当成了所有人的准则。 他们或许每天被工作、家务、辅导作业占满时间,没精力花在穿搭上,就默认“参加家长会就该随意”,一旦有人跳出这个“默认框架”,就下意识扣上“炫耀”的帽子。 这种把自己的狭隘当成“正确”的思维,才是真的偏离了家长会的初衷——家长会的核心是关注孩子,而不是用放大镜盯着别人的穿着,更不是用偏见去攻击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林薇后来在朋友圈发过一句话:“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包括穿衣服;尊重每一个人,包括和自己不同的人。 这是我想教给孩子的事,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确实,一个妈妈的得体打扮,从来不是“选美”,而是对生活的认真,对孩子的重视,更是对他人的尊重。 “混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都有罪”,可有罪的从来不是保持优雅的天鹅,而是那些习惯用灰暗眼光看待世界的人。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让所有人活成同样的模样,而是教会孩子尊重差异、坚持自我,懂得用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毕竟,比起纠结别人穿什么,关注孩子的成长,才是家长会最该做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长大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以前班上有的同学被欺负了,老师很重视,有的人被欺负了,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