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

文人学社 2025-09-15 10:53:36

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屿。南海这么大一片水域,中国手里的底盘却都是些小礁滩,只能靠填海造岛来硬撑,这跟别人天然拥有大岛的底气完全不一样。 自 2013 年起,我国开启了南沙岛礁建设工程,对 7 个实控岛礁实施陆域吹填与扩建作业。 永暑礁经过精心打造,其规模得以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不仅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港湾,还能为周边渔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更在气象监测、海洋科研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渚碧礁通过建设,灯塔高高耸立,为茫茫大海中的船只指引方向,大大提升了该海域的航行安全性。 美济礁也完成蜕变,建成的大型渔业养殖基地,促进了当地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了经济发展。 这些填海造岛工程,在国际法层面完全站得住脚。 从领土添附角度而言,通过人工方式扩大岛屿面积,只要不损害他国利益,便是符合习惯国际法与国际实践的正当行为。 诸多国家通过围海造地实现领土扩大,如日本、新加坡、摩纳哥,荷兰更是凭借填海获得了当前国土面积的 20% 。我国对南沙群岛岛礁的陆域吹填,并未侵害任何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在南海,我国有着无可争辩的主权。 从西汉时期中国人在南海航行,到后续通过行政设治、水师巡视等方式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进行持续、和平、有效的管辖,都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毗连区,还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我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面对复杂的南海局势,我国积极作为。 2025 年 9 月,中方宣布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南海的管理迈入新阶段。 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有着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记录在册的 109 种造礁石珊瑚均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这里丰富的珊瑚礁和水下地貌,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衍之所,还是金枪鱼等洄游性鱼类的重要 “补给站”。 新建保护区后,相关部门将组织专业人员对黄岩岛周边水文、生态环境开展实地调研,建立数据库,监测污染风险。 中国海警等执法力量会加大投入,实现每日巡航,涵盖船舶、飞机、无人机甚至无人艇的立体覆盖,守护这片海域的生态与主权安全。 尽管我国在南海面临大型岛屿不足的客观情况,但通过填海造岛、强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正不断提升在南海的影响力与管控力。随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我国在南海这片海域将更加从容自信,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贡献更大力量。

0 阅读:0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