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大规模招募女兵?精准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即便90%男人死光了,即便留下10%老弱病残男人,战后女人负责生就行,最多只需两代人,人口数量就补回来了。 远的不说,就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联,当时打得最惨烈的时候,全国16到55岁的男人几乎死的死、残的残,光战死的就有两千六七百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人牺牲。 但你看战后没过多少年,苏联的人口就慢慢恢复过来了,这背后最关键的就是他们保住了育龄妇女。 列宁格勒保卫战最惨的时候,妇女们都在兵工厂里造T-34坦克、装炮弹,一天干16个小时,可前线的步兵、坦克兵里,几乎看不到20到40岁的育龄妇女。为啥?当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司令朱可夫就说过:“让女人拿枪,不如让她们多生两个能拿枪的儿子。” 后来仗打完了,1946年苏联就迎来了婴儿潮,一年出生220多万孩子,到1955年人口就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要是当时把这些能生娃的妇女派去前线当炮灰,战后苏联可能就真没人了。 反过来看德国,1945年快战败时慌了神,连16岁的姑娘、50岁的大妈都被拉进“人民冲锋队”,拿着老旧的步枪去守柏林。柏林战役里,光战死的女性就有好几千,其中不少是20多岁的姑娘。结果呢?战后西德的人口恢复比东德慢了整整5年,1950年的时候,适龄结婚的男女比例差了近100万,好多男人找不到媳妇,就是因为战时把育龄妇女送进了战场。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男女平等,凭啥女人不能上战场?”这话没毛病,但“平等”不是“一样”——你看中国的辽宁舰上,女兵不少,但大多是通信、医疗、雷达这些岗位,没人让她们去甲板上扛导弹、去前线拼刺刀。 去年福建舰海试的时候,有个26岁的女兵负责舰载机调度,干得比男兵还出色,但她的岗位不用直面枪林弹雨,这就是合理的安排。要是真把这些年轻姑娘派去前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光是一条人命,更是一个可能生养好几个孩子的“未来”没了。 所以说,不大规模招募女兵,不是歧视女人,而是为了整个民族的生存。战争是残酷的,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选择。保住女人,就是保住了未来。等仗打完了,女人还能生孩子,用不了两代人,人口就又多起来了。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也是自然界的规律。 当然,这并不是说女人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在后方,女人可以进工厂生产武器、粮食,也可以当护士照顾伤员。这些工作同样重要,而且还能保护女人的安全。你看现在的中国,女兵虽然不多,但她们在医疗、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不大规模招募女兵,是为了在战争中保住人口的“种子”。等仗打完了,女人还能生孩子,人口很快就能恢复。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也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战争是男人的事,女人的任务是生孩子、养孩子,这是老天爷定下的分工,谁也改变不了。
为啥不大规模招募女兵?精准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即便90%男人死光了,即便留下10%
仙瑶舞鹤影
2025-09-14 17:15: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