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阵痛的代价
当前的经济处于一个极致分化与割裂的状态。大部分人因为房地产的深度调整,财富出现缩水,而持续的需求不足和物价走低,又引发社会阵痛。
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候,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盼着泡沫破灭,能够买得起房。但是当今天房地产真的大幅下跌的时候,很多年轻人连工作都找不到了,房价低也没啥意义。
有固定养老金的老年人可以体面的告别。他们的人生占全了改革开放到高速发展的所有红利,经历了工业化、全球化与城市化的高光时刻,兑现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国运。
因为物价走低,固定的养老金反而购买力增加,年轻时的奋斗赋予了老年人好的结果。
但更多的人承担了转型的阵痛。中年人以为只要买了房产就能成为“新市民”,但如果加杠杆买了房产,当下就不得不不承受经济转型的时代之痛。
还有苦读十年寒窗的年轻大学生,当初心怀梦想步入大学校园,但是当毕业的时候竟然发现偌大的世界没有容身之处。
如今年轻人高薪就业机会减少,本该充满信心,扛起房产、汽车等消费大旗的年轻人,现在却开始节衣缩食,加剧了需求不足问题。
没有人反抗得了周期的宿命和时间的裁决。当初阅尽了繁华和辉煌,今天就应该承受阵痛和落寞。
告别房地产,是一个国家经济走向成熟的成人礼。在上一个康波周期的末端,谁都要忍受萧条,而新的增长周期也正在孕育中徐徐走来。
不过,当下也无需怨天尤人。因为窗外边的寒冬,更冷。
美国建制派的数据粉刷术被戳破,失业率高企曝光,真实的经济运行已经惨不忍睹;欧洲的福利开支则在全面提升军费的形势下全面压缩,通胀一高再高。
更不用说依赖国际援助的一众发展中国家,在特朗普收缩对外开支中瑟瑟发抖。
本闲人不喜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种要求别人节衣缩食的老登味的说法,但人的幸福从来都是比出来的,美欧这个样子,发展中国家这个样子,要对当下的现实有基本客观的感知。
有时候比烂也是一种追求幸福的策略,而活下去,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