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9月9日写道:“随着与美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国内经济放缓,中国商品大量涌入非洲。8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长26%,今年前八个月对非洲贸易顺差与2024年全年水平相当。” 要是只看这组数字,你可能觉得就是 “货卖不动了换个地方”?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背后藏着中国商家的聪明转身,更是中非之间一场实打实的 “双向奔赴”,满是生意机遇。 先说说美国那边的情况。这几年贸易战就没断过,从电子产品到新能源设备,美国一层层加关税,明摆着就是想把中国商品拦在门外。中国商家要是还死盯着美国市场,订单丢了不说,生产线都可能停摆 ,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再看国内,经济节奏慢了点,传统制造业比如家电、纺织,得找新地方消化产能;新兴的光伏、电动车产业,也急着在国际上打开名气。去哪儿找这么个 “既能装下老产能,又能容下新产业” 的地方?非洲,正好成了那个 “对的选择”。 别以为非洲还是以前的 “穷地方”,现在近 14 亿人在那儿,对生活物资、工业产品的需求正猛涨。你去非洲的集市逛逛就知道,中国产的电风扇、便宜又耐用的衣服,一摆出来就被抢着买; 再看非洲的基建工地,中国的光伏板、通信设备,早成了 “香饽饽”。 就说埃塞俄比亚吧,中国商家不只是把纺织机卖过去,还帮当地建工业园,手把手教工人技术。现在埃塞俄比亚也能自己生产衣服了,中国企业呢?从 “单纯卖机器” 变成了 “搭起整条产业链”,风险小了,生意还做得更稳。 再看西方以前和非洲做买卖,大多是 “抢资源、卖高价货”,非洲根本没捞着多少好处。中国商家不一样,在尼日利亚,会根据当地坑坑洼洼的路况,把汽车改成耐颠簸的款式; 在肯尼亚,手机会预装当地语言的系统。不是硬塞商品,而是 “你需要啥,我就给啥”,这样的生意能不火吗。 还有个关键,“一带一路” 修的那些路帮了大忙。蒙内铁路、亚吉铁路通车后,中国商品从非洲一个国家运到另一个国家,又快又便宜,流通成本直接降了 18%。 8 月出口能涨 26%,这些铁路绝对是大功臣。而且现在 12 个非洲国家能用人民币和中国做生意,不用再被美元汇率折腾,双方都省事。 对中国企业来说,开拓非洲市场也逼着自己升级。以前有人觉得中国货 “便宜没好货”,但在非洲,你要是产品质量差,根本站不住脚。 比如中国的光伏企业,针对非洲的高温沙尘天气,把光伏板改得更耐用,故障率降了 30%,现在非洲 60% 的光伏市场都是中国的,这些升级的技术还反过来用到了国内。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短期的 “临时应对”。非洲大陆自贸区已经开始运行,预计到 2030 年,非洲的消费品市场能突破 1.6 万亿美元。 中国的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技术,正好能帮非洲发展。以后中非做生意,不只是量越来越大,还会越来越高端。 其实纽约时报只看到中国商品往非洲跑,却没看透背后的门道。这不是简单的 “转移市场”,而是中国商家应对挑战的智慧,是中非互利共赢的新路子。 在中美贸易战没停、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中非这笔生意,既帮中国企业找到了新出路,也给非洲发展添了动力,妥妥的 “双赢典范”!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了,而且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
【2评论】【10点赞】
孟戏避谈
出口增长了24%,贸易顺差持平,那就是送出去了很多。
汉水一浪 回复 09-12 07:27
好好看下原文1-8月顺差与去年持平,还有4个月还没算
用户10xxx11 回复 09-12 11:35
增加出口,同时提高了进口,所以平衡。出口工业品,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Ami 王铭
做外贸都知道 非洲能赚多少 苦多少
火花 回复 09-12 08:51
问题是美国不让你赚钱了
ktongsoft
人才是消费者。西方守着破钱不买东西吧,只会贬值
艮卮每日评论
富起来才有钱买更多的东西[点赞]
碧海蓝天
无论美帝及其走狗,玩什么把戏,耍什么花招,用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阻止不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九天
1. 逻辑三大定律 - 同一律:概念/判断需保持一致,如“苹果是水果”不能偷换为“苹果是蔬菜”。 - 矛盾律: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真,如“今天下雨”与“今天没下雨”必有一假。 - 排中律: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假,如“他是学生”与“他不是学生”必有一真。 2. 三段论 由“大前提(普遍规律)+小前提(个别情况)+结论”构成,需遵循逻辑链条。 案例: 大前提:所有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 小前提:鲸鱼是哺乳动物; 结论:鲸鱼用肺呼吸。 若违背规律则出错,如大前提“鸟类会飞”,小前提“鸵鸟是鸟类”,结论“鸵鸟会飞”,因大前提未涵盖所有情况(鸵鸟不会飞),导致结论错误。
木耳
兄弟,这货是欧美的订单要吗?卖不动了非洲价。
豌豆包谷
我比较关心卖给非洲商品后,主要结算什么货币,人民币?他们本国的贷币?
老刘拖 破车 回复 09-12 12:04
眼瞎,有12个国家用人民币结算
豌豆包谷 回复 老刘拖 破车 09-12 14:01
哦,没仔细看
火花
现在如果还死盯着美国市场的商家活该倒闭[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