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媒报道,近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不被美国制裁,意大利要求中国中化持有的世界知名轮胎品牌倍耐力37%的股份退出持股。”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 2015 年,当时意大利轮胎巨头倍耐力面临股权分散等问题,急需一位财力雄厚的大股东。于是,中国大型国企中化集团进入了视野。 中化集团以近 18 亿欧元收购了意大利 Camfim 手中 26% 的倍耐力股份,随后又对剩余分散股份进行并购,总花费超过 70 亿欧元。此后,中化集团成为倍耐力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 37%。 在中化集团的支持下,倍耐力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2018 年,倍耐力在中国的销售网点从收购前的寥寥无几扩张到了 3000 多个,并宣布将中国视为全球核心市场。然而,好景不长,意大利政府的态度却逐渐发生了变化。 2023 年,意大利以保护关键技术和信息为借口,通过内阁动用 “黄金权力法案” 中的否决权,堵死了中化集团获得倍耐力智能轮胎、轮胎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的途径。2025 年 4 月,倍耐力董事会又突然剥夺了中化集团的控制性投票权。而如今,梅洛尼政府更是直接要求中化集团退出持股,理由是 “避免美国误会”。 不仅如此,意大利政府的这一轮 “操作” 并非只针对倍耐力。同样,国家电网投资的意大利电网公司 CDP Reti 也未能幸免,意大利政府强制剥夺中方持有的 35% 股份及两名董事席位。甚至仅持有 0.5% 股份的发电设备商 Ansaldo Energia,也被卷入了这轮 “清洗” 之中。 意大利政府的这一系列行为,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向美国递出的 “投名状”。意大利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度高达 22.2%,远超欧盟平均水平。此前特朗普政府时期对欧盟征收 30% 的关税,曾给意大利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而如今,梅洛尼政府或许认为,通过对中资企业下手,可以换取美国的谅解,避免美国的制裁。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商业契约的公然撕毁,也让意大利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目前,中化集团对倍耐力董事会的决定表示 “深感失望和坚决反对”,并计划在倍耐力普通股东大会上进行反制。而这一场围绕着倍耐力股权的纷争,究竟会如何收场,意大利政府的这一举措又会对中意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无疑值得进一步关注。
中国决定不再使用美国港口,并向特朗普政府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升78%,既然特朗普
【29评论】【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