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耳。1951年秋,旅顺的操场上人山人海,八十一岁的刘雨田被推上刑台。眼看着枪口已经对准,他还在大声嚷嚷,说自己这一生为日本人效力过,不枉此生。围观群众的愤怒被点燃,唾骂声压过了风声。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背景下,这位活了半个世纪的大汉奸,终于迎来终点。 刘雨田的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很多人说他特殊,不是因为手里握过多少权力,而是因为他卖国的时间太长。从甲午战争起,一直到抗战结束,他几乎贯穿了日本侵华的全过程。别的汉奸可能只干了几年,他却干了一辈子。日本人换了几代,他依然在拍手叫好。 刘雨田出身贫寒,旅顺的小渔村里,家境困顿,早年混迹市井,靠零碎买卖维持生计。他聪明,却把聪明用在投机钻营上。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大举进攻,他立刻嗅到机会。趁着混乱,他给日军运送粮草,甚至主动出面给侵略者带路。村里人避之不及,日本人却给了他赏钱。 甲午一役,日本得势。刘雨田跟着沾光,被日方夸成“忠实的朋友”。他靠着这一层关系,开始在辽东半岛抬起头。别人咬牙切齿骂他是卖国贼,他却不以为意。有人记得,在村口茶馆里,刘雨田笑嘻嘻说,跟着日本人有饭吃,比跟着清廷强。这种心态,也注定了他日后一步步陷得更深。 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越发深入。刘雨田没有退缩,反而更加依附。日伪政权需要地方帮手,他立即跳出来组织所谓“农民协会”。表面是农业合作,实则是替日军征粮、征工。东北百姓苦不堪言,骂声传遍乡间。刘雨田却自鸣得意,说自己“为皇军尽忠”。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迅速吞并东北,伪满洲国成立。刘雨田积极表态,摇旗呐喊,帮着搜捕抗日人士,逼迫农民交粮。许多乡亲被他害得家破人亡,抗日志士被他出卖后惨遭杀害。日本人称他是“忠实的合作者”,百姓背后叫他“头号大汉奸”。 抗战八年,东北百姓流离失所,游击队在山林中拼死抵抗。刘雨田却继续穿梭于日本人身边,参与各类“劳工计划”,把大批青壮送往矿山、工厂,许多人有去无回。每一次征发背后,都有人在哭泣。刘雨田对这些熟人毫无怜悯,他只在意日本人给的奖章和银钱。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东北百姓奔走相告。刘雨田的世界崩塌,他仓皇逃窜,换名改姓,企图混进人群。抗战胜利后的清算行动中,不少汉奸被揪出,他却侥幸逃过。隐姓埋名的岁月里,他像老鼠一样躲在暗处,但过去的罪行不可能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展开镇压反革命运动。大批汉奸、特务、土匪被清算。刘雨田的旧事再次被人揭开,群众举报的材料一桩接一桩。很快,他被捕归案。调查档案显示,他从甲午战争到抗战结束,一直为日本人卖命,罪行累累,证据确凿。 庭审过程中,刘雨田面无愧色。检察官一条条列举罪状,他不否认,反而振振有词。许多受害者家属坐在旁听席,泪水和怒火交织。面对群众的质问,他毫不悔改,还吹嘘自己“替皇军出力”。这种厚颜无耻,更让人愤慨。 1951年秋,旅顺操场被挤得水泄不通。群众得知要枪决大汉奸,纷纷赶来。八十一岁的刘雨田被押上刑场,脊背佝偻,脚步缓慢。人们以为他会低头认罪,没想到他依旧大喊“我为皇军效力,这辈子值了”。这句话瞬间点燃全场,骂声如潮水般涌来。 枪声响起,刘雨田倒下。群众拍手叫好,仿佛压抑多年的愤怒得以宣泄。这个名字在东北的土地上留下一道耻辱的印记。对百姓而言,他的死不仅是对个人的惩罚,更是对几十年侵略历史的一次回应。 刘雨田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贯穿了整个近代日本侵华史。从甲午到九一八,从伪满到抗战,他始终活跃在侵略者身边,几乎没有停歇。别的汉奸可能是战乱中的投机者,他却是彻头彻尾的长期卖国者。这种跨度,也让他被历史钉死在耻辱柱上。 历史学者评价刘雨田,说他是“东北通敌史的活化石”。从年轻到老迈,从小小走卒到臭名远扬,他的一生几乎和侵略挂钩。1951年的枪决,不只是法律的执行,更是民意的释放。人民不会忘记血债,社会不会容忍叛国。 在那个时代,清算汉奸是正义的必然。刘雨田的故事提醒后人:背叛民族的下场就是被唾弃。纵然年过八旬,纵然嘴硬嚷嚷,子弹也不会手软。正义来得迟一些,但绝不会缺席。
苏军究竟是怎样对待日本战俘的?曾经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这么说的:“上级通知说要押
【205评论】【1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