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湖北男子去非洲开鞋厂,不料却很想念家乡菜,于是就建了30亩农场种菜,从来没种过地的他自学技术,雇了20多名当地人,并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种菜,从此不仅自己吃上了,还能卖到当地的中国超市,网友:种菜,是刻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能力! 这事的主角是湖北天门的老周,2016年,他跑到非洲,一开始是做鞋类销售和批发的,生意做得还不错,可时间一长,老周就开始想念中国菜了。 当地大多种土豆、红薯,想吃点辣椒、豆角、大葱这些中国常见的蔬菜,难上加难,“有时候做梦都能梦到家里的炒菜香。”老周后来回忆时笑着说。 为了能吃上一口家乡味,从没摸过锄头的老周,决定自己建个农场种菜,要知道,老周在家里是老幺,家里人从没让他干过农活,更别说种菜了。 “以前在天门,我连菜地长啥样都没仔细看过。”可想念的劲儿一上来,他还真就敢干,没技术,他就抱着手机,在视频平台上自学种植技术,从翻地、施肥到播种、育苗,一个个视频反复看,遇到不懂的,还通过视频连线请教国内懂行的朋友。 学会了技术,老周在当地租了30亩地,雇了20多名当地人来帮忙,这些工人以前也没种过中国蔬菜,老周就当起了“师傅”,手把手教他们。 施肥该用多少量,播种要保持多远的间距,育苗时怎么控制温度,除草要注意哪些地方,老周一点点教,工人一点点学。 有时候农场里的履带式旋耕机需要翻整土地,老周还会自己坐上去操作,“轰隆隆”的机器声里,土地被犁得平平整整,旁边的工人看得直竖大拇指。 更有趣的是,老周和这些当地工人处成了朋友。“我教他们种菜,他们教我当地语言。”老周说,现在他都能说几句简单的当地话了,工人们也能熟练地给蔬菜浇水、施肥,农场里的活儿干得越来越顺。 农场里种出来的蔬菜,可把当地的华人高兴坏了。香菜长得绿油油的,萝卜红通通的,还有辣椒、豆角、大葱,一茬接一茬地丰收,这些蔬菜大部分都被送到了当地的中国超市。 “辣椒卖四五块钱一斤,豆角便宜点,三块钱一斤,最抢手的是大葱,能卖到15块钱一斤!”老周说,每次蔬菜一送到超市,很快就被华人买走了,经常是供不应求。 有个在非洲住了好几年的华人阿姨,买到新鲜的大葱时,激动得当场就说要回去包包子,“这味儿,跟国内的一模一样!” 这事传到网上后,网友们都乐了: 有人留言:“中国人走到哪都能把地种好,这真是刻在基因里的技能啊!不管是平原还是非洲的土地,只要有个中国人,就能变出菜地来。” 还有人调侃:“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天赋吧,出国要么带锅,要么带种子,到地方先找块地种菜,啥都能种出来!” 其实,老周的故事让咱们能明白不少事,一方面,中国人对土地和种菜的热爱,好像真的是天生的,就算没经验,为了家乡味也能硬生生学会。 另一方面,老周不仅满足了自己和当地华人的“中国胃”,还和非洲当地的工人互相学习,把种菜的技术和情谊也传递了过去,这不仅仅是种出了蔬菜,更是在异国他乡搭建了一座交流的小桥梁。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湖北男子去非洲开鞋厂,不料却很想念家乡菜,于是就建了3
小张主张
2025-09-10 05:38:12
0
阅读:1176
天涯明月
放了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