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捡钱啊!”近日,一37岁重庆女子和丈夫在比利时卖豌杂面,结果1天的收入就高达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7700多元,她表示当地人都很喜欢吃她做的特色美食,网友:这可能就是美食大国的自信吧! 重庆的姑娘汪女士,陪着丈夫来到比利时求学,但是,现实并没有如她所愿,丈夫的博士后申请第二次失败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陷入了低谷。 汪女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知道丈夫内心的压力有多大,为了能够让丈夫从这些困扰中走出来,她努力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尽力去安慰和支持他。 就在这时,汪女士的家里传来了一个噩耗,丈夫的父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医生说需要大额治疗费用。 丈夫得知这个消息后,整个人瞬间崩溃,仿佛所有的希望和压力都集中在了这一刻,他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感到愈发无力,内心的焦虑和无助几乎让他无法承受。 看着丈夫的痛苦,汪女士心中一阵刺痛,她知道丈夫此时最需要的是支持与鼓励,她默默地思索着,如何能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如何能让丈夫少一点焦虑,重新振作起来。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她的脑海,她记得曾经和一些比利时当地的人聊过,他们吃过的重庆豌杂面很受欢迎,他们觉得味道独特,非常喜欢。 作为一个地道的重庆人,汪女士心里一动,或许这就是她能做的事情,开一家小摊,卖她家乡的美味,让更多的比利时人也能品尝到重庆的味道,或许能赚一些钱,减轻丈夫的压力。 她开始在心里规划起来,虽然自己并不擅长经营,但她熟悉这道重庆小吃的做法,而且在家乡的时候,经常和母亲一起做豌杂面。 她知道如何调配辣椒油,如何熬制浓郁的豌豆汤,如何做出那种恰到好处的面条,她想,如果能够把这道家乡的味道带到比利时,或许可以赚一些外快。 汪女士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的时候,丈夫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他表示了迟迟于是,夫妻俩一拍即合,决定立即行动起来。 汪女士从之前的一些调查中知道,虽然比利时是个多元化的国家,但传统的比利时食品偏向于重口味和奶制品,重庆的豌杂面对于当地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也充满了潜力,特别是那些喜欢尝试新鲜食物的年轻人和本地的亚裔群体。 起初,他们并没有打算准备很多材料,毕竟他们也不知道当地人会不会喜欢这种口味,于是,汪女士在周末的一天,挑选了一个靠近人流较大的市场摊位,准备了小批量的食材。 她熟练地做着豌杂面,用辣椒、花生碎、蒜泥、香菜等调料一一点缀,最后撒上一层豌豆汤底,香气四溢。 一切准备好后,她紧张又期待地看着丈夫:“希望能有人喜欢我们做的豌杂面。”丈夫拍拍她的肩膀,笑着说:“相信我们!”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太火爆,周围的顾客大多是三五成群的购物者,走过摊位时也只是不时地停留。 汪女士有些紧张,但她坚信自己的味道是有市场的。于是,她笑着招呼路人:“来尝尝正宗的重庆豌杂面,地道的重庆味道!” 没想到的是,渐渐地,摊位前开始聚集了一些人,先是几个路过的年轻人,他们停下脚步,看着摊子上的食物,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 汪女士热情地介绍着:“这是我们重庆的传统小吃——豌杂面,里面有豌豆汤底和独特的调味料,辣味十足。” 就这样不少人被吸引了过来,不到半天,摊位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汪女士和丈夫相视一笑,心中的紧张和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激动和满足。 短短一天时间,准备的食材几乎销售一空,最后他们还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当天的收入竟然突破了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700元! 这一结果让夫妻俩都觉得不可思议,原本没有太多信心的他们,没想到短短一天就赚了这么多,甚至超过了他们最初的预期。 最终,这碗面成了一位小小的文化使者,川渝风味那种厚重、浓郁的特点,对吃惯了黄油面包的欧洲味蕾来说,本身就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冲击。 它和那些在纽约卖煎饼果子、在伦敦卖肉夹馍的同胞们一样,正把中国的烟火气,从唐人街带向更广阔的世界餐桌。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捡钱”的神话,真正的财富,是弯下腰,用反复调试、对规则的尊重和对味道的执着,亲手种下种子后,才迎来的沉甸甸的收获。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这简直是捡钱啊!”近日,一37岁重庆女子和丈夫在比利时卖豌杂面,结果1天的收入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9-09 15:45:07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