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童说:莫言是从农村走出来,他怎么可能不为农民讲话?何况莫言本人完全是文学中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9-08 19:38:01

作家苏童说:莫言是从农村走出来,他怎么可能不为农民讲话?何况莫言本人完全是文学中人,他浑身都跳动着作家的良心,他从不回避黑暗,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呼唤,对于数十年发生的荒诞现象,他都给了充满正义感的回应。从《红高粱家族》、《酒国》、《天堂蒜台之歌》、《十三步》到《檀香刑》、《丰乳肥臀》、《蛙》以及《食草家族》、《红树林》,甚至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等等,哪一部不是对时代的回应?哪一部没有良知的呼吁良知的关怀和良知的拒绝? 瑞典学院是正确的,它不把莫言看作"谴责文学"和"社会批判小说",而是面对莫言的心灵、想象力与审美形式,看到了莫言在抒写时代现象时却超越时代而进入文学的永恒之维。瑞典学院的院士们拥有清醒的良知感觉,但他们对作家只有高标准的文学要求,没有文学之外的政治要求与道德要求,唯其如此,它才拥有面向全球复杂语境进行择优而选的可能。 另外,对莫言个人而言,他是很丰富的存在,我称他为赤子,他的确很天真坦率,是敢于面对社会的人。当然,他联袂抄写"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我虽不赞成,但我觉得也不应当以此而抹杀他的文学光辉,而瑞典学院正是透过这种政治表象而把握莫言的真实文学存在,坚守文学的视野所以才赢得世界的尊重。 作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在当代文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以高密东北乡为文学根据地,用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却又极具魔幻色彩的画卷,从《红高粱家族》中高密人民在抗日烽火中的热血抗争,到《丰乳肥臀》里上官鲁氏在时代洪流中的苦难与坚韧,再到《生死疲劳》中以动物视角对历史变迁的荒诞审视 ,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把独特的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国社会不同侧面的大门,让读者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烟火气 。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独具东方魅力的瑰宝。 莫言曾坦言,自己能成为作家,与二十多年用耳朵的阅读密切相关 。在农村度过的漫长岁月里,书籍匮乏,他的知识大多是用耳朵 “听” 来的,这独特的 “耳朵的阅读” 经历,成为他创作的源头活水,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世界 。 在莫言的家乡,村子里上了岁数的人都是故事的宝库。他的祖母、爷爷、大爷爷,个个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祖母讲述的公鸡与人恋爱的故事,充满奇幻色彩:一户人家的美丽姑娘拒绝所有媒妁之言,原来她每晚都与一位穿着华丽衣服的男子相会。 母亲让姑娘藏起男子的衣服,天亮鸡啼时,男子无奈赤裸离去,而鸡窝里竟钻出一只浑身赤裸的大公鸡,打开柜子,里面满是鸡毛 。这个故事不仅深深烙印在莫言的记忆中,还让他对公鸡和青年产生一种神秘的联想,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为他日后作品中的奇幻元素埋下了种子 。 爷爷奶奶一辈讲述的鬼怪和妖精故事,构建了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在那里,死人与活人界限模糊,动物、植物乃至普通物品都能化为精灵 。这些故事激发了莫言的想象力,使他对世界的认知充满了奇幻色彩,也让他在创作中能够自如地打破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创造出独特的文学景观 。 父亲一辈讲述的历史故事,则是另一番天地。他们口中的历史充满传奇色彩,与教科书上的历史大相径庭 。民间口述历史中,没有刻板的阶级观念和斗争,更多的是对英雄的崇拜和对命运的感叹。像那些拥有非凡意志和体力的人,如技艺高超的盗贼、胆大包天的土匪、容貌绝伦的女人,都能成为故事的主角,讲述者往往带着赞赏的口吻,这种独特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莫言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别样的视角,使他的作品能够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展现出历史的多面性 。 莫言认为,思想、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时代精神的开掘,都需通过故事来展现 。他曾说:“所谓思想、人物性格的塑造、时代精神的开掘,所有的微言大义,都是通过故事表现出来的 。” 没有好故事,语言就如同无根之木,无处依附 。比如在《红高粱家族》中,故事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围绕 “我爷爷” 余占鳌和 “我奶奶” 戴凤莲展开 。从余占鳌在高粱地里劫花轿,与戴凤莲产生情感纠葛,到他们一起抗击日寇,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 又如《丰乳肥臀》,小说以母亲上官鲁氏的一生为主线,串联起众多人物和事件 。上官鲁氏在苦难的岁月里,经历了战争、饥荒、运动等,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母性的光辉,养育了众多子女。故事中,既有上官鲁氏在家庭中的情感纠葛,又有她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求生 。通过这个故事,莫言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刻画了上官鲁氏这一伟大而坚韧的母亲形象,探讨了人性、母爱、历史等深刻主题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故事所吸引,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

0 阅读:7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