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小张的社会 2025-09-08 11:40:37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结果合作至今没看到,才发现成美国“反华”势力的牺牲品……   4 年前,这个波罗的海小国做出了一个大胆却愚蠢的决定,公然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允许台当局设立所谓的 “代表处” ,彻底激怒了中国,两国关系瞬间降至冰点,立陶宛就此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当时的立陶宛,可谓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台当局抛出了看似诱人的橄榄枝,承诺投资 650 万欧元建设半导体园区,还有 1400 万欧元的资金支持与技术转让。   立陶宛的媒体也跟着大肆炒作,幻想本国能借此成为 “东欧芯片龙头”。立陶宛时任总理希莫尼特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豪言 5 年内要建五座芯片工厂,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   美国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在立陶宛设立 “代表处” 后,迅速批准向台湾出售 3.85 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还表态支持立陶宛与台当局发展关系,给立陶宛壮胆。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立陶宛沉重一击。立陶宛自身工业基础本就薄弱,电力资源紧张,而芯片产业是出了名的高耗能、高技术产业,其国内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承接。所谓的技术转让,经立陶宛业内人士评估,落后中国大陆近十年,根本无法形成竞争力。   更糟糕的是,政府承诺的土地审批迟迟未通过,关键的电力供应连一半都无法保障。这些问题犹如一道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让所谓的 “芯片计划” 从一开始就注定只是一场黄粱美梦。   与此同时,中国迅速且坚决地采取了反制措施,宣布将中立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立陶宛大使被要求离境,中国大使也撤回国内。   经济方面,所有含有立陶宛零部件的产品都被禁止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招直击立陶宛要害,德国大陆集团、瑞典萨博等跨国企业,为了保住庞大的中国市场,纷纷与立陶宛切断供应链,立陶宛的木材等产业也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遭受重创。   在经历了 4 年的折腾后,立陶宛如今已是满目疮痍。2024 年,其国家债务飙升至 470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0% 左右,被多家评级机构降至 “垃圾级”。   国内经济陷入衰退,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急剧上升。而立陶宛与台当局签署的半导体合作协议,早已陷入停滞,曾经的美好幻想化为泡影。   2025 年初,立陶宛新总理帕卢茨卡斯上台后,试图寻求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可又舍不得放弃从台当局那里获取利益的机会,一边表示愿意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一边在 2025 年 4 月还接见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催着兑现芯片工厂的承诺。   这种 “两头下注” 的做法,显然无法得到中国的认可,中国外交部明确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谈判的底线,立陶宛若继续执迷不悟,将注定被排除在正常国际合作之外。   不仅中国这边态度坚决,立陶宛在西方阵营中也逐渐被边缘化。欧盟在 2024 年初暂停了在世贸组织内对立陶宛的相关支持,美国则忙着推行自己的 “芯片法案”,对陷入困境的立陶宛不管不顾。   德国官员也公开表示,立陶宛不应再把中欧关系当作牺牲品。立陶宛工业联合会负责人无奈坦言,他们已成为大国博弈中的 “边角料”,失去了关键市场,也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近期,立陶宛议会议长斯克韦尔内利斯终于公开承认,与台当局的合作并未达到预期,当初设立 “代表处” 可能是个错误。但这醒悟似乎来得太晚了些,立陶宛已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   如今的立陶宛,经济衰退、债务缠身、国际孤立,回望这 4 年,真可谓是 “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立陶宛接下来该如何抉择,才能走出这重重困境呢?是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徘徊,还是痛定思痛,彻底改正错误,重新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合作机会?   相信广大读者心中自有评判,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

0 阅读:173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