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中美其实早就想打了,只是双方对于战争的形势没有达成统一。就拿台海问题来说

历史奇幻角 2025-09-08 02:52:08

[下雨]中美其实早就想打了,只是双方对于战争的形势没有达成统一。就拿台海问题来说,美军在第一岛链的部署早就名存实亡了,宝岛早就是囊中之物了,之所以没有收回,很大原因是中美还没有谈妥,或者说,台海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东大现在就只等一个时机,只要漂亮国动手,那东大才会出手。 这些年中美之间的气氛跌入冰点,大家一提到台海问题就觉得快要擦枪走火了。美国军舰隔三差五出现在周边亮亮肌肉,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各种军演、巡航都在频繁上演。 有些人觉得,中国早就准备好了只等美国先动手,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台海只是表面上的争端,真正的较量早就不止于一岛一链,更大的角力早就悄悄展开。 中国之所以一直不动手,不是不敢,而是没到最佳时机,背后隐藏着一套细致的算计,还有对全局的掌控。 核心的原因很直白,中国这些年工业体量已经大得惊人,无论是高铁、造船还是芯片、电动车,几乎每个行业都能自给自足,甚至能大量出口。 美国当年靠着强大的制造业起家,结果后来一味追求金融和科技,把大量工厂转移海外。看起来华尔街风光无限,但一到战备或者产业紧张时刻,美国才发现生产线和研发早就脱节,连口罩都要靠外部采购。 反观中国,一场疫情下来,整个工业体系从上到下能迅速补位,哪怕是突发大事,也能第一时间平稳应对,大国博弈比的就是这种应急能力和底蕴。 不仅如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早已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亚洲、非洲、拉美的基础建设和贸易,很多国家成了中国的深度合作伙伴,比如港口、铁路这些关键环节,大量的基建设备都是中国自己的标准。 这样一旦有变动,中国的货物运输和进出口都不至于被别人卡脖子,美国则费劲心思让制造业回流,结果底子差、周期长,到现在也没多大起色。 哪怕出台再多优惠政策,招工难、用人成本高等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美国只能一边打舆论战,一边想方设法影响中国的步伐。 大家都能看出来,美国挑动矛盾的目的想让中国着急,打响第一枪。可中国偏偏没有如他们所愿,不在次要的问题上消耗过多力量,等到中国的高端制造和技术完全立住,到那时候的中美实力对比会更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主动出击的可能性就更小了,美国却着急,如果放任不管,未来连竞争的资格都难保,所以美国一直小动作不断,搞贸易战、技术禁令,处处想要卡住中国。 眼下这种表面上的僵持,对中国来说是最有利的,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产业链越来越完整,技术积累越来越雄厚,美国的短板则越来越明显,每一次供应链危机都暴露得清清楚楚, 到最后不管是围绕台海的争端也好,还是全球范围的竞争也罢,比的不只是军舰和飞机,更是整个国家的工业底气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现在很多人担心台海问题会随时爆发,其实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是不是会让对方先失去耐心。 主动权其实一直掌握在中国手里,不急打、不怕等。美国要么接受中国的崛起、合作共赢,要么选择继续强行较劲,可无论哪种,都难以改变中国崛起大格局。 中国只需守好步伐,用实力支撑底气,等着对方先急眼,到那时棋盘上的局势自然会明朗。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历史奇幻角

历史奇幻角

奇趣角落,发现历史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