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之前先“问驾”——【每日汽车小知识(267)】懂车的人不买“白色”车?迷信还

书蕾谈汽车啊 2025-09-07 12:12:41

买车之前先“问驾”——【每日汽车小知识(267)】

懂车的人不买“白色”车?迷信还是真有道理?大v聊车 2025成都车展

平时我们看车展或者去4S店随便转一圈,可以发现,展厅里一大半展示车都是白色。

在你要买车的时候,销售也会很自然的说一嘴:“白色车好啊,耐看还保值。”

不过但当你观察真正的玩车老炮儿——那些自己动手换机油、能听发动机声判断故障的人,他们的车库大多数都是深灰、金属黑甚至哑光绿,唯独白色车寥寥无几。

其实很多人一开始选白车,图的就是干净、还不容易脏。

不过当你真正用上几年后,就会慢慢发现最开始的“真香”变成了一些难以忽略的“真相”。

“买车之前先问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白车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真相”。

真相一:白色车漆老化的速度,比你想象的更快

首先,白色车漆大多数是素色漆,它和金属漆、珠光漆最大的区别,就是漆面里面没有加入铝粉、云母片这些可以增强反射的"抗衰老成分"。

简单来说就是,白色漆层更“单薄”,长期暴露在太阳底下,紫外线就会把里面的树脂慢慢分解。

尤其是停在露天车位且未保养的白色车,漆面可能在3-5年内出现明显泛黄,尤其在紫外线强烈的沿海地区。

如果定期养护(如镀晶)或者车库停放,泛黄周期可延长至6年以上。

如果说全车一起泛黄也还好说,关键就是,车身上的不同材质对老化的反应不一样。

像保险杠是塑料件,车门是金属件,本来出厂时颜色统一,几年后白色金属件泛黄,塑料件还保持亮白,色差肉眼可见。

更尴尬的是,这个问题抛光打蜡没法根治,镀晶镀膜也只能是暂时延缓。

到最后,想恢复亮白只能全车重喷。而重喷不仅贵,还会影响二手车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司机会说:“白色新车漂亮,但几年后掉价掉得快。”

真相二:需要补漆?白色车主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买车之后,总免不了一些小剐蹭。按照普通人的想法,白色那么常见,调漆应该最方便吧?

但实际上恰恰相反。

白色车漆看似简单,其实色调极多。你去4S店看喷漆调色数据库,光是“白色”就能分出几十种,有冷白、暖白、象牙白、珍珠白、米白……

如果说调出正确的白色很麻烦,那么漆面在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色导致的动态色差,才是真正的“地狱级别难度”。

举个例子,你刚提到车是"荔枝肉"般的透亮白,接过开了几年后变成了"粉刷墙面"似的灰白。

你说让师傅按照哪个标准调?

而且不管你修的时候再怎么调色,新补的那一块儿和周围的旧漆总会有细微差别。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哪怕补的只是一个车门,修好后近看总觉得“怪怪的”,像是贴了块补丁。

相比之下,黑色、深灰、银色的修复容错率更高,稍微有点差别也不容易看出来。所以很多老司机在选车时,会直接避开白色,省得以后天天盯着那块“补丁”直闹心。

真相三:白车真没你想的那么保值

买车时候销售说的那句:“白色大家都喜欢,二手市场接受度最好”。

其实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白色车确实容易卖掉,但“容易卖”不等于“卖得值钱”。因为白色太常见了,市场上供给量大,买二手车的人挑来挑去,"这台机盖发黄了""那台保险杠色差大",最后议价空间反而很大。

更关键的是,在一些中高端车型上,白色还可能拉低档次。

你看现在流行的那些短剧,大佬一出场车队大多数都是纯黑色的大奔或者劳,没见过用纯白色车队的。

同样是一台三四十万的豪华车,白色看起来确实干净,但气场和黑色、深灰色比起来,就差点“气场”。

再加上时间一长,车漆发黄,想卖高价很难。

说了这么多,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白色车的优点。

其实白色车也有它的魅力,比如耐脏、不显灰,夜间识别度高等等。

更重要的是,白色对车身线条的衬托很直观,很多新车型首发宣传照都用白色,就是因为能把设计细节凸显出来。

所以,你买车的时候会选纯白色吗?评论区一起聊一聊~

0 阅读:0
书蕾谈汽车啊

书蕾谈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