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辛锐出生在山东章丘,原名辛树荷。 辛锐参军后,先是去了山东抗日军政干

断代史鉴 2025-09-06 14:32:52

1918年,辛锐出生在山东章丘,原名辛树荷。 辛锐参军后,先是去了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学习,毕业后被分到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当秘书,还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中共山东分局党校里,她认识了当时的副校长陈明。 陈明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抗战全面爆发后,还当了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长,后来又成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秘书长兼民政处长。 后来俩人就结了婚,成了革命夫妻,可结婚才三天,辛锐就赶回了中共山东分局筹建的姊妹剧团当团长。 谁知道1941年11月,五万多日寇突然对沂蒙山区展开了“大扫荡”,到处烧杀抢掠,想把八路军的根据地给端了。 那时候辛锐已经怀了五个月的身孕,行动不方便,只能和一部分同志躲在大青山的大崮一带。 陈明则带着60多个机关人员,突破敌人的防线,插到敌后去开展工作。 11月30日那天,陈明带着115师警卫连、省战工会的部分干部还有抗日干校的学员,在沂水和费县交界的大青山遇上了日寇。 敌人人多枪多,咱们这边人少,力量差得太远了,双方打了一整夜,子弹打完了就拼刺刀,虽然大部分同志冲了出去,可伤亡特别惨重。 陈明在突围的时候被日寇围住了,身边的同志还想掩护他冲出去,可他知道自己走不了了,为了让更多同志能安全转移,他连着开枪打倒好几个日寇,最后枪里就剩一颗子弹了。 他没给敌人留机会,对着自己的胸膛就开了枪,壮烈牺牲,到死都没向敌人低头。 也是在11月30日这天,辛锐在突围的时候也受了重伤,双腿膝盖被打坏了,站都站不起来,肚子也中了枪,疼得直冒冷汗。 她躺在担架上,好几次问身边的同志:“陈明现在在哪儿?他没事吧?” 大家都知道陈明牺牲的消息,可看着她伤成这样,实在不忍心告诉她真相,只能骗她说陈明没事,让她好好养伤。 部队要继续转移,带着重伤的辛锐不方便,也不安全,部队领导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她藏到了聂家南边半公里远的鹁鸽棚洞里,还安排了小战士徐兴沛留下来保护她。 谁知道进洞第二天就下了大雪,山里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多,冷得刺骨,徐兴沛看着辛锐一天没怎么吃东西,怕她饿坏了,也怕她冻着,就想下山找点吃的和取暖的东西。 辛锐知道下山危险,劝他别去,可徐兴沛没听,趁辛锐睡着的时候,悄悄下了山。 山下到处都是日寇,徐兴沛躲躲藏藏,绕了好多路,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一点吃的,三天后,他背着东西,身上还受了点伤,好不容易才回到山洞。 一进洞他就慌了,辛锐因为又饿又痛,已经晕了过去,脸色苍白得吓人。 徐兴沛赶紧用带来的热水给她擦脸,又一点点喂她吃的,折腾了好半天,辛锐才慢慢醒过来。 等辛锐的伤势稍微好一点,能勉强动了,就着急要回到战友身边,不想一个人待在山洞里。 可刚归队没几天,12月17日上午,日寇又来大规模“扫荡”了,辛锐他们住的地方被敌人团团围住,情况特别紧急,必须马上突围。 四个同志找了副担架,抬着辛锐就往外冲,刚跑到村外,就和敌人撞了个正着,双方立刻交上了火。 辛锐趴在担架上,看着身边的同志一个个倒下,心里特别着急,大声喊着:“放下我,你们赶快突围!别管我了!” 可这四个同志怎么可能丢下她不管,还是抬着她一边打一边往前冲,辛锐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得死在这里。 她咬了咬牙,猛地从担架上滚了下来,大声喊道:“你们快走!能冲出去一个是一个,别因为我耽误了!” 敌人很快就围了上来,嗷嗷叫着:“抓活的!抓活的!”辛锐从怀里掏出两颗手榴弹,拉开引线就朝敌人扔了过去,“轰隆”两声,好几个敌人倒在了地上。 可就在这时,一梭子弹打在了她的胸口,鲜血一下子就渗了出来,她忍着剧痛,背靠着身后的山石,眼睛瞪着敌人,眼神里全是恨。 等日军慢慢靠近,想抓她的时候,她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从怀里掏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紧紧握在手里,拉响了引线。 一声巨响后,火光和浓烟冒了起来,23岁的辛锐,还有她肚子里没出世的孩子,就这么永远留在了沂蒙山区的这片土地上。 辛锐牺牲的第二天,当地的乡亲们偷偷跑到她牺牲的地方,把她的遗体埋在了鹅头岭东坡。 1950年,当地政府为了纪念牺牲的烈士,建了梭庄烈士陵园,也就是现在的大青山烈士陵园,把辛锐和陈明的遗骨迁了进去,让他们夫妻俩能葬在一起。 1986年,又把他们的遗骨迁到了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辛锐和陈明的生命停在了1941年的沂蒙山区,可他们的精神就像山里的明灯,一直照着后来人。 抗日英烈从来没离开过,他们一直活在咱们心里,活在民族前行的脚步里。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