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宅门》里黄春和杨九红的处境,总有人疑惑:同样是跟着白景琦,为啥黄春能稳稳当七少奶奶,杨九红却拼了命也进不了大宅门的核心?说黄春是母凭子贵?其实不然——二奶奶在知道黄春怀没怀孕前,就认了这个儿媳妇,真正的差距,藏在三点里。 第一是出身的“清白”底色。黄春是詹王府大格格和贵武贝勒的私生女,哪怕身份尴尬,也是正经贵族血脉,从小在教堂长大,清清白白;杨九红却是济南名妓,在那个讲究“门楣”的年代,窑姐出身就是洗不掉的“原罪”。二奶奶嘴上不说,心里跟明镜似的:黄春是“好人家的闺女”,顶多是儿子坏了规矩;杨九红却是“勾着少爷的风尘女子”,自带让人侧目的污点。 第二是男人的“真心”分量。白景琦对黄春是“非她不可”,当年为了她跟二奶奶叫板,一句“我妈不要你除非她不要我”掷地有声;对杨九红呢?从一开始就是逢场作戏,杨九红自己赎身找上门时,他还愣着问“你赎了身去哪儿”,压根没打算负责。男人的态度摆在这里,宅门里的人自然跟着站队。 第三是处世的“分寸”拿捏。黄春温顺大气,知道进退,韩荣发欺负玉婷时能豁出命保护,对二奶奶孝顺勤勉,硬生生靠品性赢得尊重;杨九红却太“刚”,带着一股非要争个名分的执念,赎身后堵着白玉芬家门口逼宫,进了宅门又忍不住算计,连二奶奶为孙女嘉丽改命、把孩子抱走抚养,她都觉得是抢,愣是把路走窄了。 说白了,黄春能被宅门接纳,从来不是靠肚子里的孩子,而是出身、男人的态度和自身的品性,刚好踩中了大宅门的生存规则。杨九红输的,也不只是“窑姐”的标签,更是没看清那个年代的现实——有些门槛,不是靠死缠烂打就能迈过去的。 你觉得,要是杨九红当年留在济南管生意,不当那个“名分”的执念,结局会好点吗?
看《大宅门》里黄春和杨九红的处境,总有人疑惑:同样是跟着白景琦,为啥黄春能稳稳当
路昭看娱娱乐
2025-09-06 08:37:55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