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一再强调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而国民党的基调却是从1937年开始的,根本原因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国民党这种宣传手法,本质上是通过刻意夸大正面战场的作用,将抗战胜利的主要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却对敌后战场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贡献轻描淡写。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却倒打一耙,污蔑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日军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当晚攻占沈阳,在随后四月间逐步鲸吞东北全境。 尽管国民政府未正式宣战,但东北义勇军、部分东北军官兵及中国共产党已展开抵抗,包括马占山将军指挥的江桥抗战、各地自发组织的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这些抵抗行动持续不断。 台湾常提"八年抗战"是因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迫使蒋介石政府终于宣布全面抗战,国共两党也暂时搁置分歧共同抗日,从此抗战成为全国统一行动。 台湾方面强调这“八年”,很大程度上是突出国民党政府领导的正规军作战,比如上海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这些大规模战役,确实是国民党军队打的硬仗。 而大陆说“十四年”,则是把1931年到1937年东北和其他地区的局部抗战也算进来了,这样更能体现全民抗战的历史全貌,2017年,大陆还正式要求中小学教材都要统一使用“十四年抗战”的说法。 其实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就像一场长跑比赛,有人说从起跑开始算,有人说从加速冲刺开始算,但不管怎么算,都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抵抗外侮,付出了巨大牺牲。 现在看来,这场“数字之争”背后,其实是两岸对历史话语权的争夺,国民党强调“八年”,凸显的是他们领导正规战场的贡献;共产党强调“十四年”,则是为了全面肯定所有抗日力量,包括东北义勇军、敌后游击战等各方面的努力。 说到底,抗战胜利是所有中国人的光荣,不管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还是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或是普通百姓付出的牺牲,都值得被铭记。 说实话,抗战打了八年还是十四年,这个争论听起来有点像在争功劳,其实历史已经发生,不会因为我们的说法而改变,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 我认为,与其争论年头长短,不如多想想这场战争给我们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当国家面临外敌时,团结一致有多么重要,当年要是没有国共合作,没有全民抗战,我们很难赢得这场战争。 现在两岸关系复杂,但抗战历史应该成为连接我们的纽带,而不是又一个争吵的话题,不管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我们都应该记住: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先辈曾经并肩作战,共同捍卫这片土地。 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承认国民党军队打了许多硬仗,也认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贡献,铭记所有为抗战付出生命的人们。 历史不是用来争功诿过的,而是让我们汲取教训、珍惜当下的,抗战精神最核心的是民族团结、自强不息——这正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的精神。
北京盛大阅兵后,国民党有些人不乐意了!国民党前副主席、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则称,大陆
【122评论】【140点赞】
人鱼
还国民党,在台湾抗日都成了终战,民族复兴的期望能指望这个将走进垃圾桶的政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