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足协急了——
直接喊“不玩了”!
不是耍脾气,是真忍不了官方伸手民间场。
最近俩事特戳人:苏州吴江足协跟球队闹翻,就因官方要插一脚“指导”;贵州村超更刚,直接把足协的“规范建议”挡在村口球门之外。你说巧吗?一个是城里的联赛,一个是村里的野球,居然都在守同一份“倔”——民间足球的魂,轮不着外人管。
啥是民间足球的魂?是村超里卖卤味的阿姨放下摊子就当边裁,是苏超球员宁可吵架也要护着“我们自己定的规则”。这些球局没赞助、没转播,甚至连替补席都是搬来的小马扎,可就是比那些穿西装讲流程的比赛热乎——因为每一次传球都带着“我想踢”的劲,不是“要我踢”的任务。
有人说这是“对抗官方”,我倒觉得是在救足球最动人的那股子“野”。要是连民间的热爱都得按“正规流程”来,那放学路上追着球跑的孩子,早该问“叔叔,踢这个要找足协报备吗?”
苏超和村超看着是俩极端,其实都在说同一句话:足球不是谁的“管辖范围”,是一群人凑在一起,哪怕光脚都想多踢一会儿的热乎劲。
你们说,民间足球该留着这份“野”吗?
我先举双手赞成——要是连热爱都得“标准化”,那足球还有啥意思?评论区聊聊,你站“野”这边不?
我是孩子爸爸
足协这帮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